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澶渊之盟后,宋、辽通过边境榷场互市,但均严格限制图书贸易,宋只允许儒家经典通过榷场出口,辽则不允许书籍入宋。然而,宋人著述多通过走私贸易流入辽方,成为北方民族了解中原文化的重要途径;辽朝的情况则多通过跨境人员传入南方。这反映出( )
A
政权对立制约榷场贸易
B
华夷观念主导书籍管控
C
经济互补推动走私常态
D
文化交流突破政治藩篱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从材料可知,尽管宋辽因政治对立在榷场严格限制图书贸易,但宋人著述通过走私流入辽方,辽朝情况也跨境传入南方,这表明文化交流不受政治限制阻碍,能够突破政权对峙的状况,文化传播需求使边界限制被打破,故选D项;榷场贸易虽有限制,但题干重点强调文化交流冲破限制,而非政权对立限制贸易,排除A项;宋辽对书籍管控主要基于政治因素,并非单纯华夷观念,排除B项;经济互补在材料中未被提及,走私对象为书籍,属文化范畴,而非经济驱动,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世纪50年代各种原料生产国和输出国的国际组织只有1个,即1955年成立的“国际茶叶委员会”,六十年代增加了8个,七十年代这样的组织又增加了14个。这些国际组织( )
(2024·河北邢台一模·7)清末以来持续十余年之久的“革命”与“改良”之争因辛亥革命而告终。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共产党的“阶级革命”与青年党的“全民革命”几乎同时发起,竟相高举“革命”大旗,且均以“革命党”自居。这一现象表明( )
表1为唐朝天宝前后户数和人口数变化一览表。导致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有学者对《明史·儒林传》与《清史稿·儒林传》进行对比,指出前者多收录“敦品立行”之贤,后者则多收录专重考据之辈。两书“儒林传”收录对象的变化反映出
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629年,唐太宗建立新的修史组织史馆负责编纂前代历史,还建立了编纂本朝历史纪录的新制度,唐朝是编纂本朝诸帝“实录”的第一个王朝,唐太宗在位时曾发生皇帝与史臣之间关于实录内容不同意见的摩擦。这表明( )
图2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幅漫画。漫画表明
(2018·四川宜宾一模·26)史载,唐太宗亲自翻阅当朝国史,认为玄武门诛李建成、李元吉事件语多微隐,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房玄龄等史官把君王历来不阅的《起居注》修改为《今上实录》等,呈上太宗。此事主要反映了
(2024·山东师大附中模拟·15)20世纪70年代,墨西哥、巴西、委内瑞拉、智利等国凭借自身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及国际石油价格提升等优势,大量举借外债以推动本国发展;进入80年代后,在美国的带动下,国际贷款利率升高,且居高不下,引发了拉美庞大的债务危机。上述材料反映了( )
“马尼拉大帆船”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主要航行于太平洋范围内的货运帆船。观察下面“马尼拉大帆船航线”示意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热门试题
1.
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2.
(2019·云南昆明·15)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方式在中世纪的西欧乡村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当时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它是( )
3.
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教授
4.
(2019·河南郑州三模·33)18世纪下半叶,法国国王提出征收廿一税,尽管高等法院不愿登记新税法令,但是未能阻止。这种强权做法激起贵族及其他特权者的抵制,他们将君主行为斥之为“专制”,并通过公共舆论对政府施压,由此侵蚀了王权的合法基础。材料反映了
5.
近代诗人诺瓦利斯给自己的诗歌下了一个定义——进步的、普适的诗,他还认为其使诗歌生机勃勃而欢悦无拘,并使生活和社会也有诗意。该诗人的写作风格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