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三文化史
>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3.上海单科.25)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主持之下的北京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各种社会思潮学生中间流传,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汇集一处,激烈争论,各不相让。故选D。
相关题目
(2011.重庆文综.18)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2007.上海单科A组.10 )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2007.上海历史.30)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2012.海南单科卷.17)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2011.上海单科.22)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
(2015.海南单科.21)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8)中国文化十分重视“他山之石”的作用。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者编译书报、编辑书籍以了解外部世界,其中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的是( )
(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
(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30)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2015.江苏单科.13)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
热门试题
1.
《墨子.尚同上》:“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这可以推知,墨家( )
2.
(2022··7)戊戌变法期间,德国获悉《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有聘任英文教习12人、德文教习1人的计划后,德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称这将会“损害中国的独立并使个别国家施加占优势的和不合理的影响”,要求增加德文教习名额。这一要求的实质是为了
3.
明清国家礼制中的一个重要祭祀内容是四海祭祀,分设西海(陆地)、北海(陆地)、东海和南海四海坛庙,用国家吉礼中最高级的天地配祀。国家对四海祭祀意在( )
4.
1984年出土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的“朱庐执刲”银印(如表所示),是西汉晚期政府颁给有功的朱庐县守官的赐印。该银印的出土可以实证汉朝( )
5.
1543年,英王亨利八世颁布法令规定,戏剧内容不应涉及对《圣经》的解释,鼓励剧作家关注世俗生活,创作宣传新教和反映时代特征的戏剧内容。这一举措旨在(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