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5·湖南长沙师大附中月考·8)1861年初,常熟太平军决定“着佃启征田赋”,即佃户交租,地主交粮。佃农在交粮后,仍有交租义务。期间,针对地主不经备案私自收租,当局颁布田凭政策,地主对领凭收租反应冷淡。这主要反映出( )
A
苏浙农村社会经济秩序崩溃
B
太平军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
C
常熟地区地主阶级实力强大
D
太平天国土地政策效果不佳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可知,太平军在常熟实行“着佃启征田赋”政策,并试图通过田凭政策规范地主收租行为,但地主对此反应冷淡,这说明太平军的政策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反映出其治理手段的不足,故选B项; 材料中并未提及苏浙整个农村的社会经济秩序状况,仅涉及常熟一地,无法代表整个苏浙地区,排除A项; 地主对领凭收租反应冷淡,并不能直接说明地主阶级实力强大,且材料中并未提及地主与太平军之间的实力对比,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常熟地区的政策,并未明确提及太平天国的整体土地政策及其效果,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安徽合肥一模·24)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前后推出逆全球化口号,实施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一些欧美大国也采取了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逆全球化趋势逾发明显。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
(2025·重庆巴蜀中学月考·6)如图中,耕作工具的变化对耕作方式的影响是( )
韩愈谈到人生“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时,提到一些文人往往通过一种书体挥洒性情,某书法大家作品被其誉为“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堪称一代法书。韩愈所赞誉的书体是
“僭主”是古希腊特有的称谓,用于称呼不合法的政权僭窃者,以区别于权力神授的合法首领“王”;“僭主”之称并无污辱之意,他是事实上的王。形成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2024·安徽马鞍山三模·5)万历年间,苏杭等地乡村善男信女常成群结队坐船至杭州为观音大士进香,还形成了“赶香市”的风俗。时人称“春时有香市……往来交易,人声嘈杂,舌敝耳聋,抵夏方止。”该现象反映了当时( )
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2~4戈比,而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2023··10)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中西部地区开展三线建设。整个三线建设期间,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由此可以推知,三线建设
(2024·湖南衡阳三校联考·14)印度尼西亚惠荣宫(妈祖庙)始建于1887年,1897年刻立于宫中的《惠荣宫序兼乐捐碑》上,有“乐捐者中有荷兰人缎媚临和棉尝远,共捐800盾”的记载。该记载表明当时
(2024·四川成都三模·11)1844年6月,德意志西里西亚的织工们唱着自编的《血腥屠杀》之歌,发动了起义,控诉资本家的剥削,明确反对私有制。马克思认为这场起义“在开始时就具有了法国和英国的工人起义在结束时才具有的东西”。可见,马克思( )
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民说》,区分了列强侵略性的“民族帝国主义”和受压迫民族之反侵略的“民族主义”,他认为“民族主义”正是抵抗“民族帝国主义”而实现民族复兴的思想武器。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 )
热门试题
1.
(2024·四川眉山·2)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减轻赋税徭役,重视“以德化民”,提倡勤俭治国。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之为( )
2.
(2019·江苏高考·9)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下图),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是
3.
(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7)下列这组油画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其反映的主题是( )
4.
1640年查理一世为镇压苏格兰起义筹集军费,被迫召开长期休会的议会。议员们认为议会的长期休会是造成国家混乱局面的根源。下议院对国王征税的要求答复如下:“在下院和国家的自由被明确之前,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否有什么可以给予的或者没有什么可以给予。”这说明议会
5.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该现象说明当时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