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05年,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家博物苑,“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对社会免费开放。张謇此举旨在( )
A
完成师夷长技
B
践行中体西用
C
推行实业救国
D
实现教育救国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张謇主张发展教育事业,认为它关系着国家命运和民族存亡,D项正确;“师夷长技”的意思是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中体西用属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家博物苑不属于“实业救国”,排除C项。故选D项。
相关题目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之间的战争规模较小,几百乘战车几千人参加的战争已经算是大战争。可是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动辄用兵十万甚至数十万,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烈度越来越高。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春秋》载,公元前651年,因周王力不能及,齐桓公乃召集诸侯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流通;《孟子》提到治水的有11次,其中有一段直接指责当时人以洪水冲刷邻国的不道行为。这些史实反映了
图1是甲骨文和金文中“周”字的部分拓片,它们形象地反映了图1
(2024·天津河西区三模·6)1904年,清政府在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明确规定“备学堂皆学官音”:各国言语,全国皆归一致,故同国之人,其情易洽,实由小学堂字母拼音始。兹拟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将来各省学堂教员,凡授科学,均以官音讲解。此举意在(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五条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多数同意”,同时规定帝国皇帝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任免官吏等权力,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皇帝有对宰相的任免权。从以上材料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图1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徽标。其中上方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英文缩写,下方的横线寓意世界贸易在公平的基准上进行。中部呈“U”字型,是英文“联合体”的缩写。“U”字型由下往上逐渐解除,对这一设计理解正确的是( ) 图1
(2023·安徽“省十金科”高三联考·5)明清时期,“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一现象反映了
(2024·福建福州二模·6)康熙十八年,礼部颁令要求各地刊印《圣谕十六条》作为乡约,“永远遵行”。雍正二年,朝廷对各条款加以详细注解,形成万余言的《圣谕广训》。这些做法( )
表1为1850—1936年中国国民收入的相关数据。据此可知,中国( )表1
下面是某一时期经济发展情况:工业年平均增长率,英国为 4.1%,美国为 2.8%,中国为 18%;钢的年平均增长率,英国为 5.7%,美国为 3.9%,中国为 31%;中国农业也有相当的增长,年平均增长 4.5%,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热门试题
1.
尼德兰人伊拉斯谟(1466—1536年)提出,如果《圣经》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其内容就会普及化,那么,农民在耕田时便能吟颂它的诗句,织工们就能在机梭的伴奏下哼唱它的段落,旅行者就会用它来减轻旅途的疲劳。在此,伊拉斯谟旨在( )
2.
(2024·福建龙岩三模·6)1864年,清政府刊印了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光绪年间,有些大臣以此来检索此前所订条约的失误,认为“从前中国与各国立约,多仓猝定义,又未谙西洋通例,所损颇多。”这反映了清朝部分官员( )
3.
(2024·山东师大附中模拟·7)图2为民国时期“闯关东”移民流向变动图。据此可知( ) 图2
4.
(2010.上海单科.14)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②7世纪初期 ③20世纪初期
5.
(2010·江苏单科·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5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9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