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中世纪欧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分裂状态,基督教成为普遍的文化符号,民族国家的崛起是欧洲逐渐走出中世纪的重要表现。下列选项中,对民族国家崛起有推动作用的是( )
①路易十四加强专制王权 ②英法百年战争的爆发
③西欧兴起宗教改革运动 ④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法国路易十四加强专制王权,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故①正确;英法百年战争促进了英、法两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故②正确;西欧兴起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有利于推动民族国家的崛起,故③正确;962年,德意志王国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但国内封建势力强大,德意志政治四分五裂,不利于民族国家的崛起,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相关题目
在两极格局下,美国通过各种援助法案,对第三世界国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念及现代化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苏联也开始这样做,并希望一些新独立的国家通过苏联的支持和采用苏联的现代化模式,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美苏的这种做法( )
有学者研究发现,17世纪英国革命时期,王党和议会两个阵营在社会结构方面没有太大区别,即双方队伍中都有贵族,有乡绅,也有富商和小商人,还有小土地所有者和手工工匠,又有佃农,甚至各社会集团在两个阵营中所占的比例也大体相当。这一发现有助于( )
1961年,美国联合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等欧洲八国家建立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并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此举意在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2)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
(2024·湖南高三大联考一模·7)下图老照片中的建筑物为北京的“公理战胜碑”,竖立于1918年11月;其前身为1901年竖立的“克林德碑”(克林德为1899年后的德国驻华公使)。其碑名的变迁历程反映出( )
(2025·福建泉州一模·14)如图是1885年1月10日英国《笨拙》杂志刊登的漫画《贪吃的伙计》。如图反映当时英德( )
16、17世纪法国多次颁布禁奢令,先是禁止所有人穿着金银丝锦缎、刺绣和丝绒,又禁止在服装中使用金银,最后禁止穿着来自外国的织物、丝质花边等。这反映了法国( )
宋初在方镇(藩镇)取消之后,中央政府无力直接管理三百多个统县政区,于是设立路来实行间接管理,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典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四司互不统属,长官地位相当,各自拥有独立的机构和官员系统,隶属于不同的中央机构。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初期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口号;孟子则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则以研讨政治权术、建立政治统治、实现富国强兵为宗旨。这反映出当时
(2023··4)元代的手工业者被征调以后,便终身服役。明初也专门编制了匠籍,但是明代的工匠在为官府服役的时间之外,还拥有更多的“自由趁作”、自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或劳动产品的时间。与元代相比,明代匠作制度
热门试题
1.
1943年5~6月,中国军队在鄂西会战中成功阻击了日军进攻,暂时解除了敌军对重庆大后方的威胁。美国海外行动处在同一时期的指示中写道:“在我们的对欧宣传中,应把中国作为—个全民抗战的杰出例子。中国已经证明,不管面临多大困难,不管敌人怎么做,依然还是可以取得进步。”美国的这一行为
2.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信仰之自由”,同时颁布行政命令规定学校不准读经,不准祀孔,广州、四川、湖南等地的学校废除了尊孔读经,把孔庙改为学校或习艺所,停止了祀孔典礼。这些举措( )
3.
(2019·河南新乡高三调研考试·6)《唐律疏议》记载:“金银、铁,不得度西边、北边诸关”。宋、元朝廷曾严令“铜铁货不许下海”。上述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4.
(2022·广东省梅州市一模·16)下图描绘海上有一块巨石漂浮于空中。下列对这种绘画表现形式的论述,合理的是
5.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33)哥伦布的发现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这样说的理由是地理大发现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