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吉林吉林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1)“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孝的含义有:尊祖敬宗、传宗接代。到秦汉时期,孝的对象变成“父母”。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儒家思想得到官方认可
B
血缘关系日益受到重视
C
家庭伦理特征渐趋突出
D
宗法分封制度得以建立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孝的伦理观念。根据材料“西周……尊祖敬宗、传宗接代”、“到秦汉时期,孝的对象变成‘父母’”,孝的观念从西周宗族血缘,逐渐发展到秦汉的家庭内部,主要与贵族统治被打破,家庭为单位的封建经济确立有关,故选C项;西周尚未产生儒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孝”的对象变化,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孝”的伦理观念变化,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937年1月6日,《中央日报》发表的社论《今后之陕甘》中提到了“剿匪”,但也强调“联共”。第二天又用特大号标题报道了《西北剿匪总部裁撤》,文章表示“剿共”已成为过去,“联共抗日”会成为今后的主题。这种变化( )
春秋时,管子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战国时,商君言:“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上述思想( )
梁启超认为,女子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家庭后代,而且关系到种族、国家的兴衰。倾向维新变革的民族资本家经元善也指出:“我中国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学校,而学校中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学。”材料旨在说明,兴女学
(2019·卓越名校联盟高三一模·25)上表为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夷族的记载,这反映出司马迁
(2025·全国“学习杯”模拟·5)阅读“宋代税收结构变化图”。该表能够说明宋朝( )
(2024·广东肇庆高三二模·4)据统计,《教坊记》中唐代325首曲名中,天宝末年改名的“胡乐”占到了近1/3,如沙陀调“龟兹佛曲改为金华洞真”“苏莫刺耶改为玉京春”;金风调“苏莫遮改为感皇恩,婆伽儿改为流水芳菲”等。这一现象凸显了
(2023·陕西安康一模·23)梭伦指出,要停止贵族和平民之间方兴未艾的纷扰,就必须制定一项社会契约。故而他所实行的一系列改革都用国家立法的形式颁布(部分见下表)这些举措
据如图可推知当时( )
(2020·广东惠州三模·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棉花品种主要是亚洲棉,来自印度。秦汉时期,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到达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在古代先民的辛勤培育下,亚洲棉逐渐适应中国环境,棉花产量和品质逐渐提高。南宋时期,棉布虽未撼动桑麻织品在衣被市场的重要地位,但棉花种植已深入到长江流域。元朝统一后,随着南方棉纺织技术向北方迅速推广,棉花也受到了政府的重视,江南地区“夏税则输以木绵布绢丝绵等物”。明清时期,“松江织造之精,誉满全国,产布之盛,衣被天下”。——摘编自宋鑫秀《元代植棉研究》材料二 陆地棉原产美洲危地马拉和墨西哥高原地带,纤维长、韧度强、适合机器纺织。19世纪80 年代初,李鸿章在上海筹办机器织布局,传统棉花绒短而缺乏弹性、加之产量较低,难以满足机器纺织的需要。1892年清政府第一次正式、有规模地引种陆地棉,输入湖北种植。但引种初期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棉种退化迅速,引种效果差强人意。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央农业实验所成立,陆地棉的科学引种与驯化改良才取得了较大突破,并逐步取代我国传统棉种。——摘编自羌建《美洲陆地棉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棉花广泛种植的原因和影响。(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棉花种植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2分)
中国近代始终未能建立起超越西方的特有的完整文化体系……但“向西方学习”不断递进,层层深入,从“器物”到“制度”;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从照搬照抄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色道路”……从中可以窥探“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由此可知( )
热门试题
1.
(2024·江西九江二模·15)20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问题。一个是社会分化,农村中富裕农户日益增多;另一个是价格调整不当造成城乡供销关系和工农关系紧张。为此,苏联( )
2.
(2022·广东省茂名市一模·1)“天下”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此时的“天下”并不包括蛮夷戎狄所构成的“四海”。至战国时,孟子提出“以夏变夷”,“天下”亦将“四海”纳入其中。这一变化反映当时
3.
(2022·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7)1912年1月,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随后,袁世凯在《大总统袁世凯命令》中强调:“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自不能如帝政时代再有藩属名称……而冀民族之大同。”这表明,孙中山和袁世凯都主张
4.
阿拉伯帝国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材料说明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是( )
5.
(2024·湖南师大附中二模·15)1923—1924年,苏联的自然经济占比迅速下降到0.6%,小商品经济占比扩大到51%,几乎不复存在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比恢复为8.9%,国家资本主义由无到占比0.1%,社会主义经济占比为38.5%。由此可知,此时苏联(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