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896年10月,梁启超撰文指出:“古者国有大事,谋及庶人。汉世亦有议郎、议大夫、博士、议曹……以下士而议国政,所以通下情,固邦本。后世恐民之讪(讥讽)己也,蔑其制,废其官。”在此,梁启超( )
A
阐释了废除君主制度的必要性
B
意欲推动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
C
强调了推行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D
致力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主张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A.梁启超反对君主专制,但并不主张废除君主制度,故A项错误;
B.1895年,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派登上了政治舞台,故B项错误;
C.维新派的主要成员基本是普通知识分子和中下级官员,梁启超借助古代“国有大事,谋及庶人”“以下士而议国政”“通下情,固邦本”,意在强调他们推行维新变法的合理性,故C项正确;
D.梁启超作为维新派的代表,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而非主张民主共和,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3·福建漳州一模·12)依照早期罗马法,凡不能还债者就沦为债权人的奴隶。共和国晚期规定可以直接以债务人的产业抵债,不论是否足以抵债。这一变化有利于
(2023··8)据表可知当时1912年1—3月南京临时政府财政收支统计表单位:万元(银圆)
德国近代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1864—1920)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深受生产技术和经济条件制约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已经把“财富”这一昔日圣徒们随时可以抛弃的“轻飘斗篷”,变成禁锢人性、污染灵魂的“铁的牢笼”。据此,可以看出
(2020·山东高三第一次仿真联考·12)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并不是孤独的天才,他们的艺术创作大多来自社会的赞助,如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是当时政府领导赞助的;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米兰公爵赞助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则是一位富有的市民赞助的。这表明文艺复兴运动
1875年,传教士在厦门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不缠足团体——戒缠足会。甲午战争后,陈宝琛在福州组织戒缠足会。辛亥革命后,福建都督府发表《戒缠足歌》《放足乐》等劝禁妇女缠足的文章。这反映了近代福建
20世纪40年代中期,英美等国达成协议后采取了如下表所示的措施。这些举措
(2015·广东五校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19)“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2018·湖北武汉二月调研·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民国时期,乡村问题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广泛关注。许多知识分子提出:只有解决了乡村的衰败,才能挽救国势的衰败。他们深入农村,积极探索农村变革之路。……卢作孚1927年出任重庆北碚区峡防团务局局长,开始在当地探索乡村建设,提出“乡村现代化”主张,通过招商引资将众多工厂企业引入北碚,并修路疏河,通邮通电,创办各类各级学校,建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院,建立农业银行、消费合作社,向农民传授各种知识、技能,并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北碚原本盗匪横行、贫穷闭塞,到30年代末,竞成为“世外桃源”般的西部科研中心,是全国乡村建设的典范区。卢作孚希望通过北碚的“乡村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华民国现代化的参考”,最终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概括卢作孚践行“乡村现代化”的主要做法。(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广受知识分子关注的原因。(9分)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15)1917年,墨西哥宪法规定,“世俗教育应完全不受任何宗教教义的影响;禁止教会建立初级教育机构;禁止教士在学校任教;私立初等学校置于政府的监管之下,公立学校的初等教育应该免费”。这一规定( )
(2023··1)《诗经·商颂·殷武》称颂汤的业绩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氏、羌是分布于今天陕西西部直至甘肃、青海一带的游牧民族,也向商称臣纳贡。这一记载表明
热门试题
1.
(2022·广东省一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中,认为民族主义诞生于美洲对殖民统治的反抗,进而向欧洲、亚非等地逐步扩散,他对民族主义的内涵具有以下几种表述:(1)民族主义的想象能在人们心中召唤出强烈的历史宿命感,使人们感受到一种真正无私的大我与群体生命的存在,诱发一种尊贵的自我牺牲。(2)民族主义被想象为有限的,即使是最大的民族,他们的边界也是有限的。受到民族主义动员的成员认识到我族与他族的划分。民族不可能无限制地包括全人类。(3)民族主义被想象为拥有主权。这个“想象的共同体”的崛起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宗教信仰、古典王朝的衰微、工业化经济、民族印刷业、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等。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围绕“民族主义”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论题不能重复材料。)
2.
(2024·云南昆明高三“三诊一模”摸底·1)新石器时代晚期及铜石并用时期,长江流域的石家河文化、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存在突然“中断”的现象,而同一时期的中原地区却持续向政治集中化、社会阶序化发展,最后出现商王朝这样的庞大政治体与复杂社会。这种现象
3.
(2011.上海单科.4)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者和艺术家迁居意大利半岛,从而大力推动了该地区
4.
(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35)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5.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8)奕訢忻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