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表2所示为1932—1936年华商、日商、英商纱厂棉纱棉布销售最所占百分比变化情况(单位%)对表中数据变化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
表2
A
中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增强
B
列强资本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C
日资企业加紧在华进行扩张
D
英国丧失工业经济大国地位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棉纺织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由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日商在中国的棉纱和棉布的销售量呈明显增长趋势,这表明这一时期日资企业加紧了对华侵略,故选C项;这一时期中国通过工厂生产的棉纱和棉布的产量一度有所增加,但随后又出现了下降趋势,这表明中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并未增强,故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日商所产的棉纱和棉布所占比重在上升,故排除B项改之国在当时占的比重虽然不高,但并不能表明其丧失了工业经济大国的地位,故排除D顶。
相关题目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观兵于周疆”,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对方回答“统治天下重在德,而不在鼎”。由此可推知,当时周朝
明代阁臣的入阁方式,长期以皇帝直接任命为主;万历十九年则将部院大臣与科道官员会同推举若干人选、奏请皇帝点用的廷推定为唯一方式;天启年间,朝臣进一步要求皇帝点用在廷推名单中居于首位者。这反映了( )
(2025·湖北高三联考·5)乾隆中期两江总督尹继善奏称,“江省(江苏和安徽省)地窄人稠,本地所产米粮不敷民食,向来仰给川广等省客米接济,是以各属水陆市镇无不设立殷实米牙,给帖开张。四方商贾到时,人地生疏,全赖牙行为之引领,方得买卖无亏。”这说明当时( )
1971年,尼克松讲到:“……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尼克松的讲话说明了
(2019·浙江余姚高三第一次选考科目模拟·1)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这说明
古代西亚“两河”流程短、水量不稳,易于成灾,且在下游形成大片沼泽。在公元前5000年代,苏美尔人就开始排除沼泽的水,奠定了灌溉农业的基础。到了公元前4000年代中期,两河流域已经有了较大规模的灌溉网。这表明( )
(2016·山东邹城高二第一学期期中·23)史学家认为,“在马丁·路德发自于改革基督教教义的最初目的之下,蕴含着几个世纪以来由于文艺复兴运动而孕育于人们内心的人文精神”。下列主张最能体现其人文精神的是
(2018·广东深圳一模·26)元中叶以后,程朱理学上升为官学;元代编修的《宋史》以程朱一系为“道学”,不列陆九渊一派;元末张九韶所撰《理学类编》仍将陆九渊心学排斥在外;明代王阳明折衷二家之说,使用“理学”的概念。据此可知
唐朝政府规定,地方向中央贡献之物应为价值不超过50匹绢的“当土所出”,且须官方购买。虽然全国每年贡物的价值只占全国户税的很小一部分,但中央要求“天下诸郡每年常贡”。此项规定旨在( )
西汉武帝时期修筑的居延边塞烽燧防御设施,到东汉中后期,逐渐失去其功能和作用(如下图所示)。这一变化缘于( )
热门试题
1.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印度是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而事实上,印度有过“结盟”经历,即1971年8月与苏联签订《印苏和平友好条约》。印度选择这时与苏联“结盟”。明显与其准备军事介入东巴危机动机有关。故此,印度国防部长贾格古凡·拉姆直言不讳地说:“印度能够解放孟加拉国及其人民,部分是由于签订印苏条约后产生的信心。” 通过一系列外交工作和军事干涉,印度成功肢解巴基斯坦,东巴独立成立孟加拉国,由此奠定现在南亚政治格局。东巴独立,巴基斯坦失去近55%人口和约16%的国土,国家被印度肢解的仇恨,深深记在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的脑海中。从此以后,巴政府集中精力管理西巴,并不惜一切努力发展核武器,以更好平衡来自印度的威胁。因为这次战争让巴基斯坦清楚认识到:关键时剂,只有巴基斯坦才能救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必须掌握致命式器才能避免被印度“吃掉”的风险。再者,失去东巴的巴基斯坦,有更多精力关注克什米尔问题,故持更加强硬的立场,从此,印巴克什来尔争端再无和平解决的希望,直至今天。 ——据姚远梅《印巴矛盾及印度如何肢解巴基斯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苏和平友好条约》签订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巴独立给南亚政治格局所带来的影响。(6分)
2.
(2016·四川遂宁·2)“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
3.
1924年起,在共产党人的倡议和主持下,以国民党的名义在广州举办了6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农讲所的办学宗旨是:“养成农民运动之指导人才”。孙中山在第一届农讲所毕业礼上作了“耕者有其田”的重要演讲。由此可知,广州农讲所
4.
(2019·湖北武汉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监测·1)孔子坦言“吾从周”,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实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周道”,但是他在教育上却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学术下移。这一现象
5.
(2024·广西南宁二模·10)1971年,周恩来指示外交部,搞外交不是坐“冷板凳”,而是“热板凳”,要积极、主动地与外界接触,自己给自己创造条件,开展外交工作。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一些国家的关系有了明显改善,与亚非拉、欧洲、北美等地区的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体现中国(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