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两宋时期,几乎每位皇帝在位期间都会成立专门的资料编修机构,将此前以皇帝、宰相和枢密使名义颁布的“诏”“敕”“宣”进行整理,删削繁文,统一相关指示,编成综合性的通行《编敕》。这一做法旨在( )
A
完善律令体系
B
施行道德伦理教化
C
规范行政治理
D
维护大一统的局面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宋代皇帝成立资料编修机构,将颁发的各类文书进行整理,统一编写成通行的《编敕》,主要是让文书行政有统一的标准,以规范国家行政治理,维护封建统治,故选C项;题干所述做法有利于完善律令体系,但题干所问是“旨在”,而皇帝做法的目的不是为了完善律令体系,而应该是为了行政治理和维护统治,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资料编修机构的工作是为了统一行政管理和维护封建统治,“道德伦理教化”不是其目的,排除B项;两宋均未完成国家统一,“维护大一统局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相关题目
中世纪后期,英格兰行会频繁递交请愿书,要求维护其特许经营权,维持原有的市场秩序,但此类请愿并未获得王室完全支持。这反映出( )
(2023·福建漳州一模·4)朱熹认为历史、自然、医学、名物和制度等知识的学习对于儿童心性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儿童追求圣人境界的引导效果要远远大于抽象而空洞的理论讲解。朱熹的这一认识蕴含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主要机构的会员国数量大幅增加,联合国大会的作用显著提高,美国代表指责这是“多数暴政”,甚至宣称愿意看到联合国会址从美国搬走。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
(2019·江西上饶一模·24)有学者认为,秦汉以来的“国”与“家”是相通的,“孝”和“忠”是一致的,作为生产和生活单位以及社会细胞的“家”同作为上层建筑的统治机构的“国”,在长期的历史条件和时期内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治理模式。据此可知,该治理模式
(2018·安徽蚌埠一模·11)1944年美国独立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称,《独立宣言》是“民主主义的胜利宣言”,美国不仅要在国内追求民主,还在国际关系上主张“民主国家和一切民主力量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奴隶的世界”。该社论
(2019·天津部分地区二模·9)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回答了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最重大的认识问题是
1915年,陈独秀强调“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1920年,他又说:“我们只有用阶级战争的手段,打倒一切资本阶级……并且用劳动专政的制度,拥护劳动者的政权,建设劳动者的国家”。这一变化表明陈独秀( )
(2023··15)1838年普鲁士通过雇主责任制法案以强化雇主在工伤事故中的责任;1845年《工业法典》规定对疾病和生活困难者提供福利基金制度,并授权地方当局对工人实行疾病保险;1861年《商业保险法》把店员一年内连续生病三个月期间工资照发作为明文规定的一项权利。这表明
1971年6月,尼克松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的看法。为了适应新的世界形势,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关于他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8·江苏七校联盟高二第一学期期中·20)“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这段话较为突出地反映了
热门试题
1.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其主编的《万国公报》上发表长文称:“回溯百年以来,中国若能在乾隆盛世之时便效仿日本,主动打开所有通商口岸,允许西方传教士自由布道、商人自由贸易,接纳西方的科学技艺与政治制度,接受‘文明教化’的洗礼,那么民间便不会有对洋人的积怨,士绅阶层也不会因守旧而抗拒变革。如此一来,何来拳民(义和团)因‘扶清灭洋’而起的骚乱?更不会有都城被占、皇室西逃的奇耻大辱,中国早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与欧美诸国平等往来矣。”这一言论( )
2.
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建立的一种新的政治体制是( )
3.
1960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华,毛泽东告诉他:“我们对戴高乐有两方面的感觉,一是他还不错,这是因为他有勇气同美国闹独立。另一方面他的缺点很大。他把他的军队的一半放在阿尔及利亚进行战争。”会谈中,毛泽东还询问道:“有没有这种可能,英、法、苏、中在某些重大国际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这一会谈反映了中国政府( )
4.
(2024·山东泰安一模·13)下图为爱尔兰画家乔治·摩罗创作于1918年11月20日的时政漫画《糟糕的日子过去了》。该漫画所表达的主旨是( )
5.
(2018·福建漳州二模·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尼克松就任时,通货膨胀上升到极为令人不安的程度,国际竞争局面的加剧化和轻易获取第三世界原材料机会的丧失等都在对美国经济造成重大打击。 尼克松当选后,积极寻求与北越等国谈判实现“荣誉的和平”;在外交上,推动对华、对苏外交新战略。提出“尼克松主义”即美国希望“朋友国”要承担其未来发展的“基本职责”,特别是在财政经费、贸易等经济方面。尼克松进行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出现了新问题,如支持第三世界建立独裁政权以实现对抗民众反抗与国际市场的独占,导致地区动荡;“盟国”离心迹象更为明显。 ——摘编自布林克利《美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尼克松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尼克松改革的作用。(9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