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世纪初,中国女子兴起办报的热潮,并发表诗歌高呼“兴女权”“民族主义”“种族革命”“女子国民”等理念。同时,一些男性以女子笔名高呼“妇人从古系兴亡,岂独匹夫责有与?”这些现象反映了(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
C
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现实
D
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20世纪初”及所学,《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女子兴起办报的热潮,高呼“民族主义”,甚至一些男性也高呼“妇人从古系兴亡”,故选C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女子兴起办报的热潮,提出“兴女权”“民族主义”等理念的经济基础,逻辑关系颠倒,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也没有当时社会对男女地位的认识,不能得出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女子兴起办报的热潮受西学的影响,“兴女权”等理念也不能说明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8·辽宁省实验、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13)1829年,道光帝谕军机大臣等:“朕闻外洋夷钱,有大髻、小髻、蓬头、蝙蝠、双柱、马剑诸名,在内地行使……自闽、广、江西、浙江、江苏渐至黄河以南各省,洋钱盛行,凡完纳钱粮及商贾交易,无一不用洋钱。”这表明当时
下图为苏联政治讽刺画家在20世纪50年代初所绘制的漫画《美国式“合作”》。这可以用来说明
中国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纷纷觉醒,意识到中国先前几十年的洋务运动实际上是一次跛足的现代化运动。从这种认识出发,他们开始组织学术团体,创办以开民智、鼓民力为基本宗旨的近代报纸杂志。他们认识的变化源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23—1924年间,民族电影公司纷纷成立,国产影片开始抢占市场。1924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电影周刊》正式创立,该刊审慎地选登民族电影人的创作理念,兼以介绍国外电影发展,以期潜移默化地引导电影观念。如该刊当月发表的《赤俄新影片》一文指出,“自经革命,无产阶级专权,其所表现,不同于“富贵、情人”的美国资本主义的臭气逼人,浅一点的描画本国(俄国)无产阶级得政后的生活的安乐,深一点的直痛澈地表露人无可解脱的悲哀”。——摘编自马健《国民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的电影报刊实践与电影观念宣讲考论》材料二“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电影界开始“向左转”,创作出一大批有时代担当、有社会意义的左翼电影作品。如《十字街头》描写了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的三十年代的青年们的苦闷,和他们的最后觉醒,走向抗敌斗争的时代要求。《都会的早晨》描绘了分属于两个阶级的同父异母兄弟的不同人生,进而肯定劳动人民的善良与伟大,否定了资产阶级剥削者的虚伪与卑下。——摘编自王纯非《中国左翼电影的成长范式与价值重估》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电影周刊》创立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左翼电影的创作宗旨。(6分)
(2019·江苏徐州高三考前模拟检测·18)下图为载于2019年 4月《环球时报》的一幅漫画,题为“不平等的贸易”。漫画反映了
(2023·陕西安康一模·14)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以后,形势大变,只听得这处也谈新思潮,那处也谈新思潮;这处也看见新出版品,那处也看见新出版品,且新出版品骤然增至四百余种之多。这表明,五四运动
(2024·福建厦门高三二模·8)1930年,赣西南特委的一份报告提及:“苏府(区)范围内的农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明白国际歌、少先歌……许多不认识字的工农分子,都能作很长的演说,国民党与共产党、国民政府与苏维埃政府、红军与白军,每个人都能分别、能解释。”这反映了( )
(2024·河北石家庄高三一模·16)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运动将重点议题从政治上转移到经济问题上。图2为1961—1981年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中经济相关宣言、决议与纲领的数量变化图。这反映了,不结盟国家( ) 图2
(2024·河北保定二模·7)1915年陈独秀说,人类正是遵循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定律,凭借理性,自造祸福,西方文明的发达就是明证。1920年陈独秀在讨论人性善恶时,将互助视为人性善的本能,并认为善的方面越发达,人的品格便进化到越高等的地位。这一变化表明陈独秀( )
1962年中印武装冲突后,印度随即向美国求取紧急军事援助,并向美国表示“就对中国的政策而言,印度当然不是不结盟”,而印美利益“不是相似,而是完全一样”。这说明,印度当时( )
热门试题
1.
还原当时真实历史 蕴含历史时空要素具备一定史学价值 反映特定物情风貌
2.
(2018·浙江湖州高中八校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6)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与下列制度最为接近的是
3.
编定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根据土地的肥瘠状况,评扬州的土地为“下下”。到南朝时,其地则被称誉为“三吴奥壤,旧称饶沃;虽凶荒之余,犹为殷盛”。以上变化说明该地区( )
4.
(2016·广东梅州·8)在福州一纪念馆的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楹联歌颂的是( )
5.
(2022·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二下3月联考·6)《颜钧集》记载:“《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以下选项与材料主旨相符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