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福建龙岩二模·28)1861年咸丰帝批准了奕?等人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奏请,颁布“关防”(由临时派遣的官员使用,用长方形的官印),并规定其职责只限于通商。这反映了清政府
A
已认识到外交走向国际化的必要性
B
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
仍固守“天朝上国”传统外交观念
D
重视处理庞杂的洋务事宜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解析】材料中设立总理衙门虽然负责通商但“关防”仍然用“官印”而非机构公印,仍然固守传统的外交观念,故选C项;材料中清政府的行为仍然是传统外交的表现,说明只是因为通商的实际,认识到了对通商事务管理的必要性而非对外交国际化认识到了必要性,排除A项;殖民地化指的是没有独立的决策能力,材料中中国的总理衙门是具有独立性的,并且中国近代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排除B项;材料中明确“规定其职责只限于通商”而不是庞杂的洋务事宜,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1·四川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26)人名蕴含着时代观念和人生追求。据统计,中国某历史时期人名中含僧、县、道、玄、灵、之等字增多,出现大量带“阿”字小名。据此推知,该时期
下列不同年代新中国建交国家数目统计示意图中,反映20世纪60年代末建交状况的是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拥有较大“自治权”;到 1947-1948年间,一些解放区出现了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现象。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规定了事前须请示中央、事后须向中央报告的事项,允许地方在有不同意见时向中央提出意见建议,而除规定之外事项地方有权自行决定。中央这一举措( )
(2023·湖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卷·7)1925年,毛泽东在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发刊词中指出,孙中山是“应乎中国被外力、军阀、买办、地主阶级重重压迫的客观环境,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孙中山虽逝,但“革命的三民主义不死”。毛泽东的上述言论旨在
(2019·河南洛阳一模·3)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并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的土地分配形式。这一制度的推行
钱穆先生曾将两汉官员的选拔制度称为“郎吏时期”。他认为,此时期,上面的政府已变成士人政府,而士人参加政府之路径,首先是为郎为吏。士人得为郎、吏之资格,则因经地方察举获入太学。这说明
(2025·广东高三上开学联考·12)当亚历山大撤军后,印度孔雀王朝占领了今阿富汗南部的城市坎大哈,但当地市民被允许保持自治,以至于后来印度的征兵诏书,都有专门的希腊语版本。随后,位于伊朗地区的希腊城市开始成为帕提亚帝国治下的城市,而希腊的武器装备、铸造货币、官方文书、商业管理经验则撑起了帕提亚帝国的童年。材料重在强调( )
17—18世纪,北美的抹香鲸油为欧美城市的灯塔、路灯和公共建筑提供燃料,逐渐成为优质工业润滑油。19世纪末期,美国捕鲸业走向衰弱。据此推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019·河北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30)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提出了国家建设所需要的57项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和616个中心问题,提出了各门学科的发展方向。这反映了党中央和国务院
(2023·山东日照一模·6)1867和1905年,各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方面所占比例变化情况如下。据此可知
热门试题
1.
19世纪末,中国翻译事业蓬勃发展,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时代特点,如广译西方书籍,译书的重点由应用科学转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要求开辟译书阵地,加快译书速度,在注重政教翻译的同时,开始顾及小说翻译等。此材料可以佐证( )
2.
下图是山西夏县崔家河遗址H4发现的彩陶鱼纹盆,属典型的仰韶中期的文化,具有宽折沿、近直腹、大平底的特征,与同一时期的湖北枣阳雕龙碑遗址、河南新安槐林遗址、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等在形制或装饰风格上有一致性。据此推断,当时( )崔家河遗址彩陶鱼纹盆
3.
(2008.海南单科.14)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4.
(2019·湖南长郡中学、雅礼中学、长沙一中、师大附中8月联考·33)18世纪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不同,它是以亚当·斯密提出的“商业社会”理论为中心而进行的另一种启蒙。亚当·斯密改变了18世纪法国一批思想家从政治的维度来思考现代社会的转型这一模式。这从侧面印证了( )
5.
(2018·湖北天门、仙桃、潜江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41)(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比较西方社会的转型与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态可知,明朝中后期的政治思想、商业资本运作和科学技术等保持着大体与西方社会同步发展和较为顺畅的交流。欧洲近代化开始于15世纪至16世纪初的环球航行之后。在倡导“人文主义精神”的文艺复兴蓬勃开展之际,中国的阳明心学也正在席卷中华大地,李贽等人的反封建思想之锐利也不逊色于欧洲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无论东南沿海、华北乡村,手工业和商业生产领域都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此时的中国与世界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中西间的政治、经济、宗教和科学技术活动交流日益密切,由西方传教士输入的欧洲近代科学知识,也为中国一些有识之士所接纳;中国的商品市场因为有许多国家的参与而纳入世界体系。 ——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 西欧诸国的海上贸易和殖民活动,得到了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西欧各国王权实行的是重商主义政策,而中国的封建专制皇权则恰恰相反,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大明皇帝的统治者对世界形势懵然不知,当葡萄牙人进入澳门时,他们仍处之泰然,丝毫没有感到这是处于重大转折中的西方殖民力量伸入东方繁荣第一个触角。中国的私人海外贸易既然得不到政府的保护而未能充分发展,也就不能通过海外贸易而积累足够的货币资本,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明朝中后期中国和西欧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1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推动社会转型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明朝中后期中国政府的主要行为并分析其主要原因。(9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