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东晋南朝时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远超前代。东晋与大秦、波斯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贸易往来:南朝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还同天竺以及西亚、欧洲、非洲等地区有商品贸易交往。这种现象主要缘于( )
A
抑商政策的松动
B
造船技术的进步
C
江南经济的发展
D
丝绸之路的开通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东晋南朝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得到开发,使得对外贸易和交流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所以那时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远超前代主要缘于南方经济发展,故选C项;中国古代抑商一直存在,且东晋南朝时期并未放松,排除A项;造船技术进步是海外贸易的可能条件,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应该考虑当时的经济发展,因为这是物质基础,排除B项;丝绸之路的开通属于对外贸易的交通条件,而不是外贸频繁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有学者提出:“秦在水利、交通、机械等技术层次的优越,使秦人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并赢得最终胜利。”这种观点意在说明,秦国( )
(2019·北京朝阳区二模·13)顾炎武说:“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敬宗之道。”与此对应的变法措施是
(2024·北京西城区一模·11)“撤回忠诚”是从11世纪开始的有关欧洲封建关系的法律词汇,即领主如果不履行诺言,附庸可以离弃领主。该现象( )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被认为是宋朝祖宗家法的实质精神。这种精神首先贯彻到制度的设计之中。以下官职或机构的设置与上述精神相符的是( )①知州与通判 ②枢密院与“三衙”③三司使与提点刑狱司 ④同平章事与参知政事
(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32)公元 212 年,罗马帝国皇帝卡拉卡拉颁发敕令,给予帝国的全体自由民以罗马公民权。日本学者盐野七生评价其“是在负面方向划时代的法律”,“使罗马公民权失去了长久维持下来的魅力”,“因为人人都有的权利,跟人人都没有的是一样的”,使得“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罗马帝国立国基础产生龟裂”。在这里,盐野七生认为该敕令
(2023··15)1945年2月,为了促使苏联在对德战争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英美苏三国缔结了关于远东问题的协定。密约内容共有三条:1.“保存外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与边疆”;2.“恢复曾在1904年由于日本各种背信弃义的进攻所破坏的俄国所有的权利”,包括将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岛屿让与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租借旅顺为军港,保证苏联在中东路、南满铁路的利益;3.“将千岛群岛归还苏联”。该次会议召开的地点位于
表1为1952—1985年中国投资(年平均,单位:百分比)统计表。据该表可推知中国表1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1)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辽西大凌河流域,公共建筑开始变得规模宏大,其功能也由举行单个聚落的宗教仪式及物品再分配等公共事务转向整个区域的公共事务。这说明当时的大凌河流域( )
(2017.11·浙江高考·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上海县城外形成了被英、法、美三国依仗强权分占的特区势力,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租界”。……在这里,他们拥有相对独立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俨然“国中之国”。起初,由于外人来华之际,中外民情扞格,以风俗习惯等种种不同,不愿华洋杂居。小刀会起义爆发,华人逃入租界者甚多,不久便华洋杂居。不同的风俗习惯发生碰撞、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 (租界开辟后)西洋服饰之引入,使上海自明清以来形成“服尚新奇、衣必华鲜”的习俗得以进一步张扬。……《洋泾浜新竹枝词》写道:“康奴也学假斯文,衣履难将贵贱分。更有异言并异眼,淡黄马褂着纷纷。”哪里还有什么不敢穿的?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1)梳理材料一,概述近代初期上海“华洋杂居”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界”的消极影响。(4分) (2)阅读材料二,分析“西洋服饰之引入”对上海民风嬗变的影响。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6分)
【加试题】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认为:“历史学家的任务是揭示人类作为有理性的活动者的活动及其规律,并追问他们为何这样做。”希罗多德在此强调的是
热门试题
1.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1)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能反映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遗址是( )
2.
近代欧洲一位著名思想家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规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该言论反映了
3.
(2024·福建龙岩三模·15)1830年法国政府宣称“阿尔及利亚人民长期遭受奥斯曼土耳其人压迫”。雨果也将法国出兵阿尔及利亚描述为“文明战胜野蛮,文明的人在黑暗中寻找另一个人……启迪世界是我们的责任。”这些表述意在( )
4.
(2018·河南洛阳高二第一学期期中·12)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指出:“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靠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罪。”这表明马丁·路德主张
5.
(2024·浙江宁波二模·9)下表为某同学对13世纪以来世界重要城市的分类笔记,其中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可归入(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5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9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