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湖南永州三模·1)天命这一名称是由周人提出来的,但它源自上古时期人们对“帝”这一神灵的信仰与崇拜。西周以前,“天命”高高在上,具有绝对权威。西周以后,“天命”逐渐具有“德”的内涵,“德位相配”成为时人共识。这一变化
A
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力有所提升
B
表明君权神授观念迎合专制加强的需要
C
有助于为政权转移的合法性创造理论依据
D
折射出德才兼备成为选任人才的主要标准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材料表明人们的天命观发生了变化,从绝对权威到具有人的特点,天命与德的结合有利于将天的权威转移到统治者身上,为后期政权转移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故选C项;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在西周之后,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相符,排除A项;西周时期还未建立起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因此加强专制的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西周时期选官的主要依据是父系血缘关系而非德才,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湖南娄底三模·2)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篇大约属于文帝时期的年表,采用“秦、张楚”的纪年顺序;《史记》立月表记秦末事名曰“秦楚之际月表”,撰《陈涉世家》《项羽本纪》;班固《汉书》中把二人合为一卷置于列传中,名为《陈胜项籍传》。材料折射出( )
北朝时期,道教造像常呈现一主尊与两侧胁侍的构图,其形式来源于同时期“三佛并立”的造型创意,并使用狮子这种外来动物作为护法。这种现象表明( )
鸦片战争以来,清廷将对外文书由“赐书”改为“国书”,称西方国家为“有约之国”,接受公使以鞠躬礼觐见皇帝,渐次向各国派遣常驻使臣。这些变化反映了清廷( )
维斯曼是德国最为知名的非洲殖民者之一。1909年,德意志帝国在德属东非首府的中央广场为其建立了纪念碑。该碑高达4.5米,维斯曼身穿军队制服,手持佩剑,眺望远方,底座上镌刻一首以当地人口吻写成的诗,表达德属东非人民对维斯曼平息战火的“崇敬”与“信任”。德国修建该碑旨在( )
(2024·广东肇庆高三二模·11)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其部下陷入混战,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
(2023··11)从14世纪初起,法国各大学文学系中已普遍开设有关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哲学、伦理学,欧几里德的《几何学》,托勒密的天文学以及包括阿拉伯哲学和科学在内的课程;神学系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道德哲学等纳入学习范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西汉末年,郡域与郡界的变动大多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不大,这一局面长期延续,直到隋唐时期才予以改变。这说明隋唐时期
(2024·北京海淀区二模·8)观察“英美日三国占列强对华贸易输入总额的百分比”柱状图。 对图中数据变化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①英国忙于欧洲战争 ②美国推行大棒政策③日本扩大侵华特权 ④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英国诗人艾略特于1922年发表了长诗《荒原》。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上帝与人、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爱的联系。他们相互隔膜,难以交流思想感情,他们处于外部世界荒芜、内心世界空虚的荒废境地。该作品属于
热门试题
1.
下面是1890—1927年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以及1914—1919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2.
(2016·湖南湘潭·1)历史学是历史学家对史实的解读。以下对半坡人社会状况的陈述,有的是史实,有的是观点。你认为属于史实的是( )
3.
(2009.北京文综.20)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4.
两税法实施于_____年
5.
(2020·广东顺德高一第二学期期末·7)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指出:“(中国)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以下最能体现“商业革命”内涵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