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表2 20世纪后半期世界部分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上述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A
构建了国际贸易基本框架
B
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
冲击了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D
消除了新兴国家间的分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成立了很多有关经济发展的组织,这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冲击了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故选C项;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组织不能构建国际贸易的基本框架,该框架是由发达国家建立的,排除A项;1961年兴起不结盟运动,排除B项;“消除”一词过于绝对,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7)下表为1913年、1930年中国纱线产量及消费量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期间我国
(2023·河南名校高三阶段测试·4)1896—1898年,共有40余人自各地来信,请求时务报馆帮助办理各类事务近60项,其中涉及拟开办学堂请代聘各科教师,拟建藏书局请代购书籍,请代为收集各种工艺方法,请代为推广销售报刊等。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时务报馆
受新式交通和新式军队的影响,基本断绝了农民通过传统的起义推翻现存秩序的途径。于是动员农民参政的手段主要是组织农民协会,北京军绅政权统治较弱地区,农会大量出现。在南方政府和军队的认可下,农会开展了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等体现农民阶级最基本经济要求的运动。”这表明( )
(2025·云南昆明云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月考·2)在云南晋宁汉代益州郡城旧址中,考古发掘了两枚东汉简。一枚写着“□季氏旅于”,一枚写着“能救与对曰不”。与《论语·八佾》的内容“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高度吻合。据此可推知,当时( )
(2023·四川成都一模·6)中国古代,一些累世同居不分财的大家族被朝廷旌表为“义门”,引为社会楷模。例如婺州浦江县(今属浙江)的“义门郑氏”,先后被列入《宋史》《元史》《明史》的“孝友传”或“孝义传”;元末农民起义军攻占浦江时,相互告诫不得侵犯郑氏家族。这一现象说明了
王阳明出任南赣巡抚时,大量发布“告谕”,制订“乡约”,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随、和顺乡里、死丧相助……为政者抚辑下民,为民者小心以奉官法。让人们弃恶从善,永为良善之人。据此可知,王阳明意在
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报告所指出的历史现象
(2024·辽宁抚顺一模·13)在第六次反法联盟交战中,莱茵联邦的萨克森步兵和炮兵阵前倒戈,投向反法联盟。这一战役也被称之为“德意志人民第一次共抗外敌”。这场战役( )
1929年,毛泽东指出:“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离了这些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这一认识
(2022·山东模拟·6)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上述言论目的是
热门试题
1.
(2024·湖南邵阳二模·1)下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反映了( )
2.
汉萨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13世纪同盟逐渐形成,14世纪达到兴盛,加盟城市最多达到160个。15世纪转衰,1669年解体。导致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3.
(2024·山东潍坊·25)下图为“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变化柱状图”。这种变化( )
4.
(2024·湖南师大附中一模·14)18世纪中期,俄国农业经常歉收,农作物的收获量与种子的比例为3.5:1,单位面积产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徘徊不前。1860年,俄国每公顷的粮食产量与比利时、荷兰、英国等国家相比,还不及它们的一半。由此可知,当时的俄国( )
5.
(2019·海南高考模拟·12)《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中指出,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从资本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又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两次重大转变。第二次转变的实质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