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明代心学家王守仁在谈到“知行合一”时曾说:“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歧路之险夷者邪?”又说:“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其人已善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孝悌?”与上述意思相符的是( )
A
“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
B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C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D
“其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1809年,柏林大学首创研究班的教学形式,大力发展基础科研和应用科研。1821年柏林技术学院成立,并把学制由两年延长为三年,开设数学、化学和矿物学等学科。柏林工学院、卡尔斯卢合工艺学院等一批高等专业学院一也是这时建立的。由此可知,当时德意志的教育变革( )
中国灾荒之多之频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中国古代形成了荒政思想。(荒政: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周礼?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防止百姓离散):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风,七曰眚(sheng)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婚,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这说明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长沙近郊菜园农民进城卖菜,老被警察欺负。现在,农民可找到武器了,这武器就是三民主义。当警察打骂卖菜农民时,农民便立即抬出三民主义以相抵制,警察没有话说。”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一时期
“今者招商有局,制造有局,纺纱、织布、缫丝有局,未尝不思规仿西法,改弦更张,而商务之未见振兴者,何哉?……官商之气未通,官商之情未洽,所谓规仿西法者,固未得其本,尚遗其精也。”与上述观点一致的是( )
(2022·河北省邯郸市一模·3)唐朝建立之初,不设监察区,只是派遣监察官员,即巡察使、巡抚使等定期巡察,事毕使除。而一旦派出了监察官员,就有分区负责的必要,于是贞观元年(627年)因山川地形将全国分为十道,以“察吏人善恶,观风俗得失”。据此可知,唐初
“革命”一词在古希腊文化语境中意为政治的动荡,政体的更替。法国大革命过程中“革命”被赋予神圣的含义,“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对后世影响深远。革命词义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大唐新语》载,贺知章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宰相张说对此评论,侍郎虽为“衣冠之华选”,却非往贤所慕;而集贤院学士,怀治国之道、蕴文学词彩,“始可处之无愧”。这主要反映当时( )
(2024·山东日照三模·13)下表为英国棉布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百分比变化。这一现象折射出( )
(2024·山东临沂二模·12)工业化在吸收劳动力的同时也在排斥一部分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由于其劳动密集型和普及性的特点,吸收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仍大量存在。这表明工场手工业是( )
热门试题
1.
1951年华南垦殖局在广州成立。从1952年开始,华南垦殖局在海南、高雷和广西南部展开大规模的垦荒种植橡胶活动。到1955年,广东橡胶垦殖基地初具规模。这些举措( )
2.
经济危机爆发:_____
3.
儒家文化不着意构筑彼岸世界和灵魂永生,而是教导人们在此岸世界“学做圣贤”、“立德、立功、立言”,以达到人生“三不朽”境界。这种风尚的弘扬
4.
(2019·山东济南莱芜·10)“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抗战通电的发表,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致力于( )
5.
(2023·四川蓉城名校联盟高三联考·1)老子认为“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荀子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墨子认为“先万民之身,后为己身”。这些主张说明当时他们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