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表1是不同时期府的南北地理分布情况统计表。出现表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政治中心南移
B
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
C
经济重心转移
D
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材料没有涉及到政治中心南移,并且元明清时期政治中心都在北方,故A项错误;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在一定时期会影响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方行政区划的增多,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我国南方地区经济不断发展,相应在政治上的表现则为南方的行政区划不断增多,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4·江西九江二模·1)20世纪60年代初,在江西省修水县山背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两座用红砂土掺入稻秆和谷壳再经焙烧筑成的房址墙基,出土了34件翻土用的石锛、9件收割用的石刀和10件砍伐用的石斧。这一考古成果表明,此时山背地区( )
(2019·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31)1939—1941年,国民政府实施地方“新县制”改革,赋予县及县以下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实行在民意和民选基础上的地方自治;地方实行行政、教育、军事合一的一体化组织建构;明确县级地方财政的自收自支原则。由此可知,国民政府“新县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2023·海南省高考模拟·7)10世纪时阿拉伯人麦哈黑尔东游写的《游记》中说到中国都城名为新达比尔(Sindabil),亨利·玉尔认为“此名似阿拉伯人讹传之印度城名”,实际应指成都,《马可·波罗游记》作新的府(Sindifu)而最初经印度传播到阿拉伯人手中的丝绸正是成都生产的。这可以用来佐证
明代疆域远不及元朝,但明朝官修全国性地理总志《大明一统志》却强调明朝“一统之盛,冠乎古今”(如下所示)明政府此举意在( )
(2017.11·浙江高考·34)【加试题】“一战”以来,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如果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起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应继续享受和平。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其实,早在1915年威尔逊就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咨文,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员。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 ——引自[美]费尔南德斯·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 材料二 残酷的战争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列宁敏锐地意识到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的绝好时机来了。根据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显然尚未成熟。但是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同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不再“继续享受和平”,介入“这场战争”的原因。(4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列宁为“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在理论上进行的重大探索,并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6分)
(2025·山西长治九月质量监测·4)下表为宋代士家女眷墓志的部分内容。据表可知( )
(2024·重庆三模(教科院卷)·11)大约2000年前开始的班图人迁徙可能把几种萨赫勒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是高粱和粟)传遍了整个非洲东部和南部。来自非洲的龙爪粟大约1000年前传到印度,很快便成为喜马拉雅山麓和印度最南部居民的主食用粮。占城稻是最先种植于越南的一个农作物品种。中国从1012年起开始广线种植占城稻,占城稻使中国出现粮食盈余。这说明( )
经过长期实践,苏联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核算全国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其中数学家康托罗维奇因对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的贡献,获197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苏联在这一领域的成就,主要是源于( )
(2023··4)宋仁宗时期,宋朝出现了“诸处盗贼纵横”的现象。为此,宋仁宗将京畿诸县划为“重法地”,凡在重法之地犯贼盗罪者,加重处刑。宋代这一举措
(2023··10)开罗埃及博物馆保存了一尊男性石像。该雕像出土于埃及卡纳克地区,其头部为希腊式样,但站立姿势和衣服却是埃及式样。该雕像
热门试题
1.
(2023·湖北恩施·6)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运动,打击了封建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这叙述了新文化运动的( )
2.
“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向上海市提出了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与此同时,上海在市委的统一领导和动员下,最终在人员和设备等方面均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进行了大力支援。这反映了当时( )
3.
(2013·海南单科·6)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4.
(2019·安徽毛坦厂中学高三5月联考·31)下面为画家戈湘岚创作于1954年的作品《春耕》,下列对此画解读合理的是,该画
5.
贾思勰《齐民要术》:“凡田欲早晚相杂,有闰之岁,节气近后,宜晚田;然大率欲早,早田信多于晚早田净而易治,晚者芜秽难治。”作者强调的是农业要(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