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宋金政权在一些交界地点设立榷场,金对宋输出的商品有毛皮、人参、银、马等,宋对金输出的物资有粮、茶、铜钱、牛、书籍等。这说明()
A
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B
边疆地区得以开发
C
南北民间贸易活跃
D
地区经济存在差异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榷场中宋金双方交换的产品不一样,说明宋金各自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D项正确;
民族交融“开始出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
材料并未体现边疆的开发,排除B项;
榷场属于官方贸易场所,无法说明南北民间贸易活跃,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0·黑龙江大庆二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我们将欧亚大陆作为考察对象可以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包括日本和西欧,是文明高度发展的地区;其他即第二区域,主要指中国、东南亚各国、印度、苏联、伊斯兰诸国、东欧各国等。虽然第二区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但目前都未发展至高度文明,而第一区域地处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度,土地肥沃,但在早期历史中,由于被森林所覆盖,难以产生出高度的文明。所以,第一区域是作为野蛮落后的民族开始自己的历程的,从第二区域引进文明。不过,第二区域由于气候干燥,有巨大的干旱地带,常常受到来自沙漠地带游牧民族的侵袭,所以这一区域的历史大致就是征服与破坏的历史,建设与破坏无休止的往复交替,造成了第二区域的落后,相比之下,第一区域地处欧亚大陆的边缘,中亚的暴力大致未能波及这里,当暴力来临时,它已经积蓄了抵抗这种暴力的实力。随着技术力量增强到一定程度,第一区域凭借其社会条件尤其是优越的生态条件迅速成长为较高程度的文明。于是,两个区域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历史道路,至今大部分第二区域仍然落后于第一区域。——摘编自梅棹忠《文明的生态史观》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人类社会演进历程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全球气候治理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发展,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强调“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2015年的《巴黎协定》则表述为“本协定的执行将按照不同的国情反映平等以及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则”。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018·广东韶关高三一模·33)英国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法国大革命》中写道“法国大革命是由启蒙时代带来的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而生的社会和政治因素促成的”。该观点认为,这反映了大革命前法国的中心矛盾是
(2024·广东揭阳二模·8)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转型期。在这个时期里有许多相互联系的偶然性,而偶然性的背后则是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根源于( )
(2025·河南高三联考·9)1862年3月1日,上海公平洋行曾在《北华捷报》上刊登广告,并表示愿意接受“任何一家本地钱庄庄票或其他合格票据作为偿付保险费的手段”。随后,外国银行在取得一定担保的情况下,开始接受庄票的贴现业务。洋行这些活动反映出( )
“铁店里婆娘会打钉”“纺织娘叫不得女工头”“络纬常通夜,抛梭直到晚”“货郎儿,背着柜子遥街串,鼓儿摇得欢。生意虽小,件件都全”,类似的唱词在明清俗曲中屡见不鲜。据此可知,当时( )
孔子倡导“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孟子主张“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二者言论所强调的是( )
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明朝皇帝明神宗为册立太子与大臣及后宫势力前后纷争十五年之久,史称国本之争。明神宗有意放弃皇长子,立宠妃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这说明()
(2024·湖南师大附中一模·15)1918—1920年,欧洲有2国的立法议会遭到解散,或不再行使职权。20年代,这个数字变成6国;30年代变为9国。时人评论道“政治自由主义在各地面临撤退”。据此可知,当时西欧( )
(2018·江西八所重点中学4月联考·31)以下为某合同范本的部分内容 对此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热门试题
1.
(2019·江苏苏州·6)阅读下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2.
两汉时期,在户籍管理上,户内有男性成员的情况下,女性也可以成为户主;尊长与卑幼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尊长或卑幼均可能成为户主。三国时期出现了新的趋向,若户内有成年男性,则女性和未成年男子已不能成为户主。据此可知三国时期( )
3.
(2024·山东济宁·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而主导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是( )
4.
(2017·湖南常德二模·35)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说明不结盟运动国家( )
5.
(2020·山东枣庄·16)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户一投抹去了关丁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法典》。”法典(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