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32.在古代罗马法中,人是分三六九等的。不同等级的人拥有不同的公权和私权,其评判根据是法律人格。而要成为具有完整法律人格的人,需要具备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种身份。这表明罗马法
A
有利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
界定了公法和私法的范围
C
明确了身份和权利继承的关系
D
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1896年,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刊发了《论中国参用民权之利益》一文,其中提出在中国君权渐失的情况下,“参用民权”是君权得以行使的必要条件,“必民权复,而君权始能行”。这反映了维新派( )
(2024·江西九江塞三模·8)晚清留日学生创办了《四川》《江苏》《江西》《新广东》《新湖南》《浙江潮》等刊物。广东留日学生欧榘甲撰文称:“窥现今之大势,莫如各省先行自图自立……省省自立,然后公议建立中国全部总政府于各省政府之上。”晚清留日学生地方意识的觉醒( )
唐朝时期,元稹和白居易的诗被广泛抄写并在市井中贩卖,新罗商人也“求市颇切”。当时出现了很多“书写之肆”,他们经常求购诗卷,许多诗由此流向社会。这说明( )
有法学家指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罗马从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产生的法律统称为
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提出,要“放弃一切陈腐不合时代之经济观念”“对于人民经济活动,从生产过程以迄最后消费,应作有体系之计划统制,并逐渐加强,使能全盘控制,以配合军事之应用。”据此推断,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2021·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8)《天津条约》规定中国与欧美各国应该互派使节。但此后多年,派遣常驻使节一直是欧美国家单方面的行动,清廷没有任何动静,直到1876年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这反映出
元代文人为了满足学术和文艺的荣誉感,出现了私设的考试组织,文人中间公推一名德高望重之人担任考官,由他品评各人所写的诗文,文人中出现一股不以学术求仕进的学风。这一现象的出现
西汉宣帝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耿寿昌建议“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民便之。”常平仓的设置( )
下图为1906年锟记书局编写的《绘图女子修身教科书》画面,这反映出( )
如图为1860和1900年四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示意图,其中对应国家最有可能的是( )
热门试题
1.
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该主张意在( )
2.
(2018·广东茂名二模·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张謇,江苏通州(今南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1894年春,进京参加会试,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甲午战败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张謇愤于清廷的“昏聩”,同时又深忧外资于内地设厂,因此产生“实业救国”的思想。他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应该奉行“商办官助”的方针以发展民族近代工业。1896年初,张之洞奏派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这就是清末流传一时的“状元办厂”的故事。从1901—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主要是为大生纱厂服务。在张謇的努力经营下,在辛亥革命前夜出现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张謇的经济事业在1920年前后达到顶峰。作为实业家的张謇,始终未脱离开政治,曾先后任江苏咨议局议长、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北洋政府农林工商总长等。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状元办厂”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謇经营实业的影响。(7分)
3.
(2023·四川宜宾·1)文物承载着历史的信息。运用图中所示文物可研究( )
4.
(2024·浙江天域名校大联考一·9)阅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2014—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
5.
(2022·河南·14)近年来,“直播带货”“线上拼单”等热词频出,这表明我国商业领域(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