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8
·湖南衡阳一模·
25)
表
1
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
(
宰相、副相
)
的人数统计。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中国古代宰相权力持续削弱
B
宰相人数变化反映君主专制加强
C
唐宋时期宰相增多威胁皇权
D
明代宰相人数减少行政效率提高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析】中国古代宰相权力总趋势不断削弱,但也有权力逆转的时期,元代的一省制就是如此,故A项错误;唐宋为了分割相权,加强皇权设置的宰相数量很多,明太祖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丞相,明朝的宰相只有4位,故B项正确;唐宋时期宰相增多是为了加强皇权,故C项错误;明代宰相人数减少是因为明太祖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丞相,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9·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15—16世纪,欧洲的藏书票以天使、众神、神话故事场景为主要元素,构图复杂、富有贵气;17—18世纪,许多人放弃继续使用家族式传统的藏书票,而尽情地设计属于自己的款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2023·江西九江一模·3)宋孝宗在位27年,先后出任宰相的有17人,参知政事更是达到34人之多;同时,孝宗还恢复了宋代立国以来“异论相搅”的祖宗家法,提倡宰臣之间存有不同的政见;另外,还重用他当皇帝之前的部属们制约宰臣,孝宗这些做法有利于
(2023·安徽“省十金科”高三联考·16)下图所示是1999年联合国《人文发展报告》中的部分内容。这些可用于说明当时
民国历史的编写一个核心议题是国共成败之谜,尤其是抗战前后,两党力量发生重大转折。有学者认为:“(抗)战后两党成败的玄机已经潜伏在抗战的进程之中”,以下对中共成功的“玄机”理解正确的是( )
(2024·福建漳州高三三模·8)观察图2,该版画( )图2 版画《分粮图》(1947年彦涵创作)
1.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庸客”《韩非子》中就有主人以美食、钱币等招募“卖庸而播耕者”的记载。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8)1925年11月,毛泽东在其执笔的《反奉战争宣传提纲》中指出,广东革命根据地已经巩固,国民政府应积极准备实力。1926年2月下旬,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会议指出“现时政局,是中国革命发展中非常紧急时期”,“是国民革命的生死关头”。为此,中共
(2017·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26)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五经》的记诵,还包括诏、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假如只知道有第一场,那么这个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1/4甚至1/5而已。材料旨在说明
(2023··1)下面是先秦时期关于龙凤玉器的出土文物,据此可知 石家河文化玉凤 西周玉龙 战国玉龙
热门试题
1.
战国后期,为统一货币重量,三晋使用刻着“市平”的圜钱,充当检验货币重量的“法钱”或砝码;而同一时期的秦国,在货币流通上则呈现“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的现象。这一不同反映了秦国( )
2.
东罗马被奥斯曼灭亡于______年
3.
(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32)雅典的城市布局中,市政广场、议事大厅、神庙、歌剧院、体育场等公共场所是最为显著的建筑物;集体性活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这些现象都是雅典
4.
(2007.海南历史.5)图2为“胡人执犁俑”。该陶俑可能最早制作于
5.
北宋初年,胡瑗在学校中设立经义和治事二斋,依据学生的才能、兴趣志向施教,经义主要学习六经,治事又分为治民、讲武、水利和历算等科,凡入治事斋的学生每人选一个主科,同时加选一个副科。宋仁宗把胡瑗的教法作为太学的教学标准加以推广。这些举措(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5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9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