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发运使是宋代重要的官职之一,管理一支庞大的漕运系统,总领几路上供,职责除漕运外还有和籴及监管茶盐、赈灾、按察地方等,但与转运使无隶属关系。发运使的设置
A
与三司使转运使三权分立
B
激化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是宋贫弱的根源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2021·云南昆明“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31)1987年8月,国家经委、中共中央组织部召开会议提出,全国所有的大中型企业在1987年内要普遍实行厂长负责制。截止1987年底,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占比达63.9%。这反映了
(2018·山东日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9)下图为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取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该誓词主要表明了孙中山
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农民政权,大批封建官吏、恶霸地主被杀或逃亡、农村自耕农数量增加;在进军过程中,太平军毁孔庙、碎牌位、删改“四书”“五经”。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
1947年,美国推动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倡导自由贸易;1974年,国会通过《贸易改革法》,授权总统对“不合理或不公平”的外国贸易行为进行调查并实施报复措施(如加征关税),允许总统在进口激增威胁国内产业时采取临时限制措施。这一变化反映了美国( )
(2024·云南昆明二模·2)两汉时期,武帝好《公羊》,昭帝传《孝经》《论语》《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不少皇帝还亲自讲经,参与诸儒的学术论辩。“议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本”,成为武帝以后两汉政治中较有特色的现象。这表明两汉( )
清朝李清芳上奏乾隆帝:“洋船贸易往东洋者十之一,往南洋者十之九,凡江浙闽广四省海关税银多出于此,一加禁遏,则四省海关税额必至亏缺,每年统计不下数十万,其有损于国帑(府库里的钱财)。”这反映出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缺医少药,边区政府号召“中医科学化,西医大众化”,成立防疫总委员会,成立中西医药研究会,组建八路军卫生材料厂,组织中西医疗队下乡诊治活动。“我军使用的中药制剂,自制的竟占了全部用药的三分之一”。这说明( )
有史书描述说,他们在果阿、红海口和东非设立了永久性的堡垒,到达马六甲并从那里北上进入中国本士,东行到香料群岛中心一一安汶,从而创建了一个帝国,一个依靠火器和海上霸权威力,以及交替使用战争与掠夺贸易维持的第一个商业殖民帝国。该描述中的“他们”指的是( )
(2022·福建省部分地市高三4月联考·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有学者在研究18世纪以来西欧经济腾飞时提出,决定经济“起飞”时机的是政治因素。政治结构犹如一个发射器,只有在合适的发射架上,国家经济才能“起飞”。从政治上说,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使经济“起飞”:第一,这个国家必须是统一的,它克服了分裂;第二,这个国家必须不受外国挟制,也不受外国干扰,它必须是真正独立的;第三,这个国家必须克服个人专制,不能由一个人决定一切。——摘编自钱乘旦、陈意新《西方政治现代化道路比较》运用世界近现代相关史实,对材料观点进行探讨。(赞同、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热门试题
1.
(2012·山东文综·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2.
表2为17世纪初成立的某公司投资者情况。表2据表2推知,该公司( )
3.
(2020·山东东营[八年级]·9)“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以下做法能证明材料观点的是( )
4.
(2018·山东日照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古代中国,几乎从来没有受到过真正强大的文明挑战,始终相信自己是天下的中心,凡是周围的国家,中国人就相信他们文明等级比我们低,应当向我们学习、进贡、朝拜。天朝只看重藩属是否归顺,而轻视疆土划分。 历代王朝认为模糊波动的边界反而有助于鼓励蛮夷的慕化之心,清晰稳固的边界却会阻断华夏文明价值的扩张,疆域往往中心清晰而边缘模糊。“朝贡体系自汉末就得到了确认,并在此后成为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定制,一直沿用到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近代之前主要以列封藩邦属国的形式巩固边关。 ——摘编自葛兆光《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后,清王朝面临强敌窃边的边疆危机。1865年,薛福成先后追随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担任其幕僚,长期办理洋务外交,得以了解和学习西方外交理念及其运作方式,外交思想逐步近代化。在与英国进行西南边界勘定和界务谈判中,明智而务实的薛福成抛弃传统的“天下—王土”观念,代之以“寸土必争”的领土主权意识。1892年,薛福成与英国就滇缅边界划分进行了多次谈判,援引国际公约,收回了滇边部分领土和权益。他还力请朝廷选将练兵,切实加强西南边境的军事防卫。西南地区从王朝国家的“藩篱”,变成了与内地“唇亡齿寒”的边防要地。中法战争后,清王朝分别与法、英勘定滇缅、滇越、粤越以及西藏与尼泊尔、东北与日朝之间的边界线,这些较为清晰的现代民族国家间的边界线,意味着传统的属国或朝贡关系最终裂变。 ——摘编自林开强《清王朝国家疆域边界意识简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与近代中国两种疆域边界观念的不同,并说明原因。(1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国家疆域边界意识的积极意义。(8分)
5.
(2015·黑龙江大庆·11)下列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加入世贸组织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④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