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安徽“省十金科”高三联考·4)为了使儒学在哲理上与佛、道相抗衡,理学家们大量吸取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构成严密的哲学逻辑结构,同时注重将佛、道修行体系引向“齐家”、“治国”、“平天下”,使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重新回到现实的人世,使哲学的终极从彼岸回到此岸。这说明理学
A
兼具佛道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
B
发展到阐释经书字句为主阶段
C
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D
整合了儒佛道三家的价值取向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理学家注重将佛、道修行体系引向“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佛、道的修行方式是为了现实的家国需要,这就意味着理学具有了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故选C项;由题干中的“使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重新回到现实的人世”可知,理学并未将佛道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吸收过来,而是强调要为现实服务,排除A项;儒学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阶段是三国到五代,与题干中的理学所处的宋代这一时间段不符,排除B项;理学借鉴的是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和修行体系,并未整合进其价值取向,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宪法。宪法中规定:墨西哥的一切自然资源归国家所有;将部分大地产拆分成小块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据此,这些内容反映了( )①建立民主政权的愿望 ②民族独立的目标③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④农民阶级的诉求
1609年,荷兰人格劳修斯匿名发行的《海洋自由论》一书,曾断言:“任何国家到任何他国并与之贸易都是合法的,上帝亲自在自然中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他们被禁止进行贸易,那么由此爆发战争是正当的。” 格劳修斯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当时荷兰
(2025·湖南长沙师大附中月考·15)16世纪早期,德意志底层开始流行一种廉价宣传册。图3便是宣传册上的一幅木刻版画,展示了一个修道士背弃贫穷的化身,转而追求虚荣和奢侈的场景。由此可推知,当时( )图3
(2024·河北三模·2)下表是秦汉公文大体分类及主要形式。可见,秦汉时期( )
(2018·安徽“皖南八校”三模·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51年6月初,“联合国军”退回“三八线”附近,出于国内外形势考虑,美国表现出停战谈判的意向。6月23日,苏联正式提出交战双方停战谈判的建议。6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表示愿为其实现而努力。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正式开始,交战双方首先就议程问题进行讨论。7月26日开始讨论确定军事分界线,以建立非军事区。谈判破裂后,联合国军连续发动“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朝中方面采取以打促谈的方针,迫使联合国军重新谈判。10月25日,停战谈判在板门店恢复。经过多次说理斗争,在朝中方案的基础上,双方于l1月27日达成协议。此后,双方就战俘问题进行了长达一年半的谈判并于1953年6月达成协议。1953年6月17日和7月24日,双方又对军事分界线作了两次校正。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议,朝鲜战争结束。 ——据齐世荣、彭树智主编《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促成朝鲜停战谈判的因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朝鲜停战谈判的特点。(7分)
美国法学家莫里斯指出:“近一百二十五年间在美国所制定的一切法律——大都是为从事废除封建时代的规则和陋俗而恢复到罗马法的原则,有时甚至还回到罗马法的字句上面去。换句话说,罗马法和封建主义的《普通法》间的竞争,到今天还继续着。”在此,他强调的是
(2024·广东湛江二模·14)图2为1874年到1900年英、美、法、德四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据图可得到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图2
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其思想具有明显的“美汉”倾向。他把本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羽排挤出来,列入“传”中;也不承认王莽政权,故不把他列入“纪”中,而只是列在“传”的末尾。这表明( )
(2024·八省八校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湖北卷·13)19世纪90年代初,欧美各国工业品的价格一般比1873年低40%,其中钢和钢轨的价格下跌最为严重。欧洲钢轨价格在1872年至1881年间降低了60%,美国钢轨在1898年的销售价格仅为1875年的1/10稍多一点。这表明欧美各国( )
(2017·浙江嘉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4)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甘肃悬泉纸、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热门试题
1.
(2019·山东青岛三模·30)北京的学生们看到《晨报》上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无亡日,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的呼号,踏上了示威抗议之路。而将北京五月四日发生的事件传遍全国,也端赖报章之力。据此可知
2.
1933年,中央苏区多次召开经济建设大会,各个根据地先后出现公营商店、公卖处、消费合作社等商业组织。同时,中央又设专门外贸机构组织农产品出口和工业品进口。这些举措首要目的是
3.
研究某一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中国外交史学研究高频术语有“反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苏攻美守”“民间外交”等。据此判断,以下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关系主旨的是( )
4.
(15分)法律作为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有一个更替嬗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律延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华法系的不同之处。(6分)
5.
(2023·福建·11)1869年,福州船政局第一艘轮船下水;1874年,清廷向福州船政局发出谕旨,提出新的造船要求:“铁甲船必不可少,即使议购有成,将来仍应鸠工自造。”这反映了当时(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