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河南洛阳高三摸底·1)周朝建立之初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其中大多为姬姓王室或姬姓宗族之人所有。但到了战国时期,保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战国七雄中只有燕国是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集权的趋势
B
分封制度的成熟
C
世袭制度的崩溃
D
宗法制度的衰落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由材料“大多为姬姓王室或姬姓宗族之人所有”、“战国时期,保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可知西周初期依照血缘关系的亲疏实行的分封制遭到破坏,宗法制不断衰落,故选D项;由材料“保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可知姬姓诸侯国权力衰微,而非集权的趋势,排除A项;战国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排除B项;“崩溃”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5·河北9月月考·9)鸦片战争后的二三十年间,西方自然科学著作被陆续翻译到中国,这些译著表现出很强的本土化特征,如在译著中增加某些传统知识,沿用中国传统文字、记数方法,对于其中的科学术语,也尽最大可能地使用中国已有的表达,或者赋予其新的含义。这些译著( )
(2024·河北邯郸二模·10)1985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该决定主要意在( )
(2019.6·浙江学业水平·3)《庄子·天下》描述某一学派“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这一学派应是
(2024·江苏南通一模·9)据孙冶方回忆,他在参加1978年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考察团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考察时,对南斯拉夫“没有自发势力的市场”的提法、计划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特点的认识印象深刻,对“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有了新的理解。该回忆表明东欧改革( )
(2016·浙江文综·17)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垄断为生产组织形式的经济模式开始出现于
(2022·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14) 表2 1914—1916年美国同交战国双方贸易统计表(单位:美元)据此,有学者认为,当美国参战变得不可避免时,其选择的余地并不多。这表明一战期间
春秋战国时期,有学派主张通过规范化的礼仪和音乐培养人格,认为“乐者,通伦理者也”;另一派则强调“大音希声”,倡导回归朴素本真;还有学派抨击繁复礼乐“亏夺民衣食之财”,主张实用至上。这些迥然不同的美育观说明了( )
1899年,孙中山提议成立团结中华民族的统一国家以抵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为此,他提出在西藏修建铁路,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边防并促进西藏经济发展。这表明当时他认为
(2024·山东聊城一模·1)春秋初年,楚、吴均因文化落后被称为蛮夷之国,但到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及鲁定公四年(前506年)却被《春秋》改称为“楚子”“吴子”;杞君(夏之后裔)朝鲁君时用夷礼被贬称为夷,后改用周礼则又得称为“诸夏”。上述称呼变化印证了,当时( )
热门试题
1.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2.
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下列选项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
3.
(2025·湖南长沙师大附中月考·5)诗词创作往往能折射作者思想,反映社会现实。唐朝有诗云:“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4.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的方法,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材料中这种开创性的“和平方法”是指( )
5.
(2019?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第一次考试?29)据1923年北京电车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报告书记载:“本公司以事属公众交通,一切建设力求美备,与各方往返商榷,不厌精详。从电杆电线的安装,路轨的铺设,到挪移水管等诸多事项无不受阻,乃至‘文书盈箧’,颇费时日。”这说明当时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