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
A
君权削弱
B
中央集权
C
吏治腐败
D
豪强崛起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2024·河北高考真题·14)有学者研究指出,在19世纪大部分时间里,英国输往法国商品的60%—70%为原材料和半成品,包括羊毛、煤、钢铁等。法国出口英国商品的半数以上集中在传统工业部门生产的制成品和食品方面。由此可知,当时
(2021·重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四川古代交通闭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盆地内多山地、丘陵,将广袤的地域分隔成众多的小平坝(即小盆地),一平坝到另一平坝并不方便。四川人民为了消除空间阻隔,不断开拓交通路线。至两宋时期,由于都城都在四川东面,唯以长江水路为主体的峡路横贯东西,是四川与中央政府的唯一通途,成为四川最重要的交通路线。峡路是转输蜀布帛、粮草、川盐和纲马的重要漕运路线,也是军事上的重要通道。但峡路转输成本高昂,民困不支,且水路险恶,事故频发。——据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等整理材料二1904年,川人设立川汉铁路公司,着手筹办铁路。虽尝试过官办、商办、官商合办等多种方式,但至1910年,该公司只筹到所需路款的约十分之一,开工日期一推再推。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通过向四国银行团借款官办,剥夺了川汉铁路公司的筑路权,保路运动随即发生。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屡有兴工之议,但至解放前,未能铺设一寸铁轨。——据宓汝成《近代中国铁路史资料》《中华民国铁路史资料》整理材料三为实现西南人民自清末以来40余年的愿望,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生人民政权的力量,成渝铁路于1950年6月15日正式开工修建。1952年7月1日,也即中国共产党成立31周年纪念日,新中国第一条由自己设计、自己建造,材料零件全部为国产的成渝铁路在重庆、成都两地同时举行隆重的全线通车庆祝大会。它的建成,是中国筑路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摘编自俞荣根等《当代重庆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川古代交通状况,说明四川峡路交通在宋代的地位与作用。(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川汉铁路在筹办过程中为何充满曲折。(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成渝铁路修建的历史意义。(8分)
(2024·湖南高考·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图2、图3分别是中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中期印度重要城镇分布示意图。图2 图3——根据张芝联、刘学荣《世界历史地图集》绘制材料二1900年,印度只有略高于总人口10%的人生活在城镇中,城市化水平不仅落后于西方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进入20世纪以后,印度城市化呈现出较快发展势头。尤其是独立以后,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到1997年,印度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27.3%。不过,制造业的就业增长率普遍不及城市人口增长率,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很多居民生活在低矮脏乱的棚户区。此外,印度各邦之间城市化水平相差很大,西部和南部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印度政府采取了多方面措施。例如,从1951年开始,印度对大城市新建工业或扩大工业规模实行许可证制度,鼓励发展小型工业,支持在小城市或农村地区建设国有工业企业,并大力建设新城。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印度城市化进程中的许多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改编自俞金尧等《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以后印度城市化遇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6分)(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展中国家对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6分)
(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8分)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7分) 材料三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彬料一、一、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4分)
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唐朝纺织品广泛应用了从波斯传入的鸟衔花纹样(图1)。工匠巧用自然元素做装饰,并将禽鸟替换为凤鸟、鸳鸯、大雁等瑞鸟,形成了能够体现唐朝雍容富丽、袅娜大气风貌的全新纹样(图2)。材料反映出( )
33.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2020.7·江苏高考·9)下图为《劳动音》创刊号的封面《革命火种》。该刊物封面上是一个火炬照耀下的锤子、铁镐、齿轮、禾苗、稻穗所组成的图案,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如同紧握的拳头。该封面内容
热门试题
1.
(2024·山东潍坊·18)2012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34位,到2022年迅速上升到第11位。这反映了我国( )
2.
(2024·河南开封三模·8)希腊政治思想家普遍持有一种自然政治观,认为城邦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由各种自然的社会组织(家庭、部落和村社等)自然进化的产物,不是个人的集合体,更不起源于社会契约,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材料体现了希腊政治思想( )
3.
(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4.
(2023·四川成都一模·8)1903年,《湖北学生界》杂志刊登《痛黑暗世界》,指出“十九世纪之腥风血雨”,已“自大西洋移至太平洋,而演地球上空前绝后之悲惨剧”,中国人应当“奋身跳入二十世纪之新舞台,掷头颅,酒鲜血,以求子孙之立足地者也”。这反映出
5.
(2010.全国Ⅱ卷文综.23)图3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