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三十多位大商人立传,并提出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的原则。据此可知,司马迁
A
赞同汉武帝的商业政策
B
反对逐利致富的社会风气
C
强调商业发展顺其自然
D
颠覆了儒家推崇的义利观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材料中司马迁提出根据不同商人的类型采取不同的原则,说明其并非完全赞同汉武帝的“重农抑商”的政策,故A项错误,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汉朝的社会风气及司马氏对其态度,故B项错误;司马迁认为应当采取恰当的方式对商人和商业进行引导,而非颠覆儒家义利观,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4·山东聊城一模·12)1914年时,飞机多用作侦察敌情,时速仅为80~115公里,4年后却升至180~220公里。在此期间,飞行高度也从200多米提升至8000米,飞行距离从几十公里扩大到400多公里;到1918年,机枪已是战斗机标配,机重也大大增加。这主要缘于,当时( )
26.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湖南、湖北一带,“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同营,辗转贩粜,以规厚利。父子相袭,习以为俗”。此材料表明当时两湖地区
(2022·云南省一模文综·27)北宋时期经常出现“朝议”与“廷争”。仁宗时宰相吕夷简曾对摄政的刘太后说:“臣位宰相,朝廷大事,理当廷争。”张方平也在奏疏中指出:“中书奏事,争辩御前,连日纷哗,中外喧骇。其于事理,必有曲直。”这说明北宋的中央决策方式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载:“(二程)昔见周茂叔(周敦颐),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理学家重视“孔颜之乐”意在
算筹是中国古代记数和计算的工具。制作材料有的使用特制的小竹棍,也有用木、骨、铁等材料,《汉书》载:“其算用竹,径一分,长六寸。”1971年8月陕西千阳西汉墓出土了一套骨质算筹(如下图),其形制与《汉书》记载基本相符。这表明( )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22)《美国百科全书》认为:罗斯福是讲究随机应变和实用主义的,他是和大商业农场主和大企业合作的而不是与之对抗的。罗斯福这样做主要是解决大危机中的
(2024·八省八校高三联考二·5)明代很多商人因为遵守职业道德而被视为“廉贸”“良贸”。如南海商人梁某,“为杉商,公平正直,不苟取,人皆悦服……(死后)众商以杉易金,买棺殓之……建庙以祀,祷无不应”。这反映当时( )
(2020·广东韶关一模·35)表3为1960—1980年不同国家与地区所占世界生产总值百分比,这变化可看出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用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有50个,中部地区有32个,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的有35个,但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均是空白。这反映了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热门试题
1.
(2023·湖南张家界·1)传说图中供奉的人物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该人物是( )
2.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
3.
列宁主张在粮食税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城乡间自由贸易和市场机制,把商品交换作为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主要杠杆,他认为只有根据苏俄的实际国情,制定符合苏俄小农经济发展规律的市场经济政策,才能保障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列宁意在( )
4.
(2023·江苏南通二模·7)图2《体操器具》刊登于1913年《儿童教育画》,用体操器械哑铃9只和球杆14支搭成五色旗和九星旗。该图隐喻的主题应是图2
5.
(2024·河南新乡三模·2)汉武帝时,赵过推广了代田法,使土地可轮番耕用,他还发明新式农具耦犁、三脚耧车等,使百姓“用力少而得谷多”。汉成帝时,氾胜之发明的区田法有抗旱保丰收之效。由此可知,西汉中后期(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