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江苏徐州高三考前模拟检测·13)“它对已经存在的习惯法作了无关紧要的修补和修订,公布了更有社会意义和仅为贵族所知的引起争论的规则,使之成为有章可循的法规。”“它”
A
摒弃了习惯法的规则
B
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C
剥夺了贵族阶层特权
D
彰显了法律公平正义原则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考点】罗马法;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由材料中该法是对习惯法的修订与补充,并且是“有章可循的法规”,可知应当是《十二铜表法》,作为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它限制了贵族,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故选B项;摒弃了习惯法,与材料中“对已经存在的习惯法作了无关紧要的修补和修订”不符,排除A项;它限制而非剥夺了贵族特权,排除C项;罗马法的局限性很大,如维护奴隶制度等,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关于中华文明起源,学者苏秉琦指出,“像山西陶寺、辽西喀左东山嘴、内蒙古凉城、甘肃秦安大地湾、江苏武进寺墩……这些遗迹遗物的时代不限于夏商,分布地域也不限于中原,在距今六千年到四五千年间的诸文明火花中也是最光亮的地带。”作者意在说明( )
1935年,拉美国家洪都拉斯的香蕉树大规模爆发叶斑病,美国在当地经营的果品公司多采用人工喷洒波尔多液的方式控制这种疾病。但因难以负担药剂及人力成本,大量个体种植者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类现象导致当地( )
(2024·山东日照二模·15)1971年11月,东盟五国外长特别会议通过《东南亚中立化宣言》,表达了东盟国家的一致愿望,决心共同努力使东南亚成为“不受外部强国任何形式干涉的和平、自由和中立地区”,自己承担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稳定及保证和平进步的民族发展”的主要责任。东盟国家此举旨在( )
伏尔泰根据元杂剧改编的《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在言语间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各种弊端。他们研究中国的共同目的是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2018·山西晋城一模·4)下表为关于唐代粮食贸易现象的记述。由此可知,唐代
(2019·四川绵阳三模·26)宋代平均每匹绢合银1.57两,明代平均每匹合银0.625两。这里包含有白银价格降低的因素,若将绢价按当时米价折算,明代正统至嘉靖,绢价比宋代低约11%。导致明朝中后期绢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表1是“七七事变”前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据此可推知
(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4)战国时《管子》中有:“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荀子》中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体现了当时
热门试题
1.
(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 图4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2.
(2025·浙江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联考·4)明清江南的小农场主和小作坊主每天都不可避免地要卷入商业活动,例如购买生产资料、出售产品、计算成本与利润、订立合同与契约、换算货币(钱、银),以及进行雇工、借贷、典当、交租、纳税乃至商务诉讼等活动。而进行这些活动,都需要起码的读、写、算能力。材料意在说明
3.
《中国的1936年:两种命运的决战》一书中叙述:说起1936年的中国,也发生了很多重大的事情、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中国的大西北就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这两个政治事件的共同点是()
4.
(2024·青岛·37)“日本偷袭珍珠港还不到24小时,罗斯福总统就在国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声称美国人民、美国领土和美国利益都处于严重危险之中,并宣布和日本已处于战争状态。”这体现出日本偷袭珍珠港( )
5.
表2表2是1559—1602年英国贵族地产减少状况(单位:个)。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