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17)194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创办了“折实储蓄”(如下图所示,本息均以实物价格折合计算,不怕物价波动),随后推广到其他新解放城市。1952年后,折实储蓄逐渐消失,向货币储蓄转化。促使这种转变的原因可能是
A
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实物储备大幅度减少
D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本息均以实物价格折合计算,不怕物价波动”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前后物价剧烈波动,人民对纸币不信任,折实储蓄得到推行。由“1952年后”“向货币储蓄转化”可知,随着国民经济逐渐恢复,物价回落,货币信用提升,D项正确。经济体制改革在1978年后,A项排除;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B项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
相关题目
(2019·四川雅安三模·31)表1 1982~1999 年《人民日报》中外合资企业广告抽样统计 表1中1991年前后广告内容的变化反映了
乾隆时期,孔庙、娘娘庙、神农庙等中原庙宇在蒙古族聚居的一些地方出现,并受到人们的尊崇,蒙古族(尤其是八旗蒙古)中还出现了一批颇具声望、兼通蒙汉的文人学者。这反映出当时( )
据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政府“除非按照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它直接税。对各州输出之货物,不得课税”。上述规定
(2023·湖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卷·9)据统计,1951—1957年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发展情况如下表所示:此表可用于研究当时( )
据记载,清代棉花的价格从康熙年间每斤五十至八十文上涨至道光年间的每斤二百至三百文。据此推测,当时
(2020·陕西宝鸡一模·26)“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说的是科举制,这一制度创立于隋唐,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曾有人对唐朝进士出身情况做出了如下统计,据此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
1863年11月,丹麦新宪法无视各国达成的伦敦协定书,将德意志的什列斯维希合并到丹麦王国。此后不到一年时间里,德意志各地爆发了数百次民众集会;普奥政府也对丹麦发出“最后通牒”;英、法两国也公开反对丹麦宪法。由此可知,丹麦王国的举动客观上( )
(2021·四川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28)清代学者洪亮吉认为,“今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所入者愈微,所出者愈广”“此即终岁遑遑”。据此可知,该学者
(2018·湖北天门、仙桃、潜江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34)下表是《苏共党员与行动能力对比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2024·湖南师大附中一模·6)1898年,总理衙门奏请添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等为通商口岸。光绪帝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岳州、三都澳、秦皇岛遂成为清末首批自开商埠。该举措( )
热门试题
1.
(2023··2)今甘肃河西地区的沙漠带西沙窝曾是绿洲,在西汉时是防御匈奴、置戍屯田的前线。考古发现该地分布着大量汉代时期的耕地、沟渠遗迹,但没有发现汉代以后的遗物。据此可知,西沙窝遗址
2.
(2024·江苏南通一模·15)表2反映的是1870年和1913年,美、德、英、法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表中①应为( )表2
3.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4.
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③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5.
(2019·海南高考·10)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地主买办营垒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这一报告表明, 当时中国共产党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