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古代推行的某种制度是该王朝“无为而治”治国思想的体现,它增大了地方行使政治经济的自主权力,促进了地方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发挥地方优势。此学者论述的制度属于
A
郡国并行制
B
节度使制
C
转运使制
D
地方三司制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古代推行的某种制度是该王朝“无为而治”治国思想的体现“无为而治”思想是西汉初年的治国思想,郡国并行制西汉初年实行的,分封的诸侯国能够促进地方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故A项正确;节度使制度是唐朝实行的,与材料所指的汉朝不符,故B项错误;转移制度是宋朝实行的,与材料所指的汉朝不符,故C项错误;地方三司制宋代实行的,与材料所指的汉朝不符,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1935年12月12日,上海文化界发表宣言:“尽量的组织民众,一心一德的拿铁和血与敌人作殊死战。”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1936年5月通过了《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等文件,并申明此会是“一个全国统一的联合救国阵线。”。上述现象反映了( )
(2024·福建名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14)图1是绘制于1877年的漫画《1877年庄谐版战争地图》。图中俄国被描绘成硕大章鱼形象,章鱼触手遍布地图各处,德国首相俾斯麦反手挡开触手,奥匈帝国一男性拔出匕首准备反击,土耳其用枪对准章鱼。漫画揭示了 图1
(2018·安徽“皖南八校”三模·24)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父为“家君”,君为“国父”。由此可知
(2023·广东佛山二模·15)图1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宣传画《玉米是粮食的来源》,该漫画表明图1
(2024·黑龙江大庆三模·5)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处在大中城市和农村墟集之间,许多是从村庄、集市发展而来,市镇居民少则几百户,多达千户。如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的一个荒村,到乾隆时“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这表明,明清江南市镇( )
(2024·云南昆明高三“三诊一模”摸底·1)新石器时代晚期及铜石并用时期,长江流域的石家河文化、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存在突然“中断”的现象,而同一时期的中原地区却持续向政治集中化、社会阶序化发展,最后出现商王朝这样的庞大政治体与复杂社会。这种现象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部分非洲国家某种作物占总出口的比例(%)统计表。表格所示经济现象的形成根源于
(2019·山东济南二模·30)第—次世界大战结束次年,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共400多人,到1920年猛增到1600人左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2019·清华大学高三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34)资中筠在《美国十讲》中指出:“新政在美国历史上既无先例可循,也没有系统的经济理论作为基础。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任何一批政策法令的颁布实施,都不是事前计划好的,都是应急性的、试验性的。”作者意在强调罗斯福新政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35)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美苏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该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和旅游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以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这充分说明
热门试题
1.
下列关于近代美术教育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
2.
如表是1929~1931年中国派赴留学生的部分情况统计表,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3.
(2015.海南单科.10)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4.
(2018·山西晋城一模·21)1933年7月,罗斯福提出订立“一揽子规约”的想法,规定如愿意合作的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复兴总署规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据此可知,罗斯福提出“一揽子规约”
5.
(2024·天津高考真题·7)20世纪初,有人提出“凡德道以修己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体育为本”“供给他一个运动场,发展他的品格”。由此可见,他们提倡在教育中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