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古代雅典的克利斯提尼改革中,打破血缘关系、促进国家体制形成的最主要措施是
A
颁布“解负令”
B
按地域关系划分选区
C
设立“陶片放逐法”
D
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要求回答克利斯提尼改革改革的内容,“解负令”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A项错误;联系所学知识,克利斯提尼改革中,有一项内容是按地域划分选区,其作用是打破了传统的氏族血缘关系,故B项正确;“陶片放逐法”的主要功能是打击那些对民主有危害的人,故C项错误;成立十将军委员会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4·山东淄博二模·10)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在埃及,考古学家发现了4000年前盛有棉籽的器皿。这表明( )
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党的组织问题决议案》规定:“中央临时政治局应建立全国秘密交通机关……使本党有一个全国的交通网。”至1928年底,党相继开辟了从上海到天津、北平的北方秘密交通线,从上海到武汉的长江沿线秘密交通线,从上海到广州的南方秘密交通线。这反映出当时( )
党的“八七会议”规定:“没收大地主和中地主的土地,分给这些土地佃农及无地农民”;“有系统的有计划地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会议还认为,“必须实现于已成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斗争之中”。由此可知,“八七会议”
(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一场法西斯轴心国和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军事的较量,还是一场国家间广播宣传的较量。广播在当时被称作除了海陆空军之外的“第四战线”,并以其时效性强、没有文字障碍、受众面广、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等传播优势在大战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四战线”的较量,是由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首先发起广播出击战、受到侵略的中英美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积极应对反击构成的。受到侵略的国家通过国内外的广播鼓舞民心,号召民众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辱,激励地下抵抗运动战士的斗志。例如流亡英国的戴高乐将军经常通过BBC发表演说,鼓舞受到侵略的法国民众,并领导地下抵抗运动。1940年6月28日,他在BBC发表广播演说后的一个星期,便有几百人集合到地下抵抗运动的旗帜下。再如,苏德战争爆发后,在斯大林极富鼓舞性的演说下,苏联民众纷纷投入伟大的卫国战争中。 ——摘编自徐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四战线”的较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中“第四战线”较量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四战线”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9分)
表3为1940~1945年美国的罢工统计:表3战争期间美国工人罢工规模达到历史高潮最可能的原因是( )
(2019·河南新乡高三调研考试·19)法国人文主义者蒙田(1533—1592)提出,不要轻易服从权威,不要盲从,要学会独立思考,“一个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找不到什么东西”。他的这一主张
31.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这些社论旨在
(2025·湖北部分学校高三上12月联考·5)文庙是祭祀孔子及儒家先圣先贤的国家礼制建筑。明清时期,甘青宁地区文庙的兴建迎来一个高潮。乾隆《甘肃通志》统计,至乾隆年间甘青宁地区文庙共计66座,其中有24座建于明洪武年间。这说明明清时期( )
(2023··8)1925 年中共四大会议上,开始把“地主”作为农民痛苦的直接原因和首要原因及农民革命的主要对象。会议通过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中称,“广东的农民与地主之争斗,工人与大商买办阶级之争斗,小商人与军阀之争斗,都很明显”。中共“农民革命”形成基于
(2019·四川凉山一模·35)《罗马民法大全》对市民法和万民法的定义:每一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即该国本身特有的法。出自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据此可知
热门试题
1.
(2024·山东实验中学一模·11)欧洲宗教改革时,马丁·路德等人以《圣经》为依据,提出“在极端的情形下面,世俗统治者执意不听从教会的道德指导,有良知的基督徒甚至得放弃对国家的忠诚,负起建立新政治秩序的革命责任。”该思想有利于( )
2.
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该分别出自
3.
(2022·广东·13)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创办刊物《劳动界》。《劳动界》很快从上海传播到多地,1920 年9月至1921年3月间成为湖南销量最大的新文化刊物。这说明。当时( )
4.
有国民党官员曾在一份工作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工农运动渐渐兴起,且有蔚为国民革命主力之势。此种工人运动,目下尚不过在上海、广州等有新兴工业的地方;农民运动亦不过广东及河南、湖南、直隶之一部。此报告所说的工农运动
5.
(2016·山东聊城·8)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