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60年和1979年,中共中央先后提出了两个以“调整”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八字”方针,尽管相距近20年,但调整的重心都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这两次“调整”都
A
体现出计划经济的特点
B
面临有利的国际形势
C
全面纠正了“左”倾错误
D
实现了经济体制转型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两次调整都体现出了国家对经济的引导作用,故A项正确;1960年中国面临较为严峻的国际形势,故B项错误;1960年只是在在经济领域纠正“左”倾错误,故C项错误;1960年后中国仍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4·河北衡水学三模·5)《中国军事通史》记载,明朝郑和船队“招抚了逃亡海岛的流民,袭击了盘踞海中的寇盗,拓清了海疆,巩固和发展了沿海地区的安定,是永乐至宣德时期沿海防御体系从陆上推至海上的重要标志之一”。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
(2025·河北9月阶段测试·7)下表为洋务运动时期企业性质与资本组织关系表。这说明当时的企业( )
1951年1月,全国对外贸易管理会议召开,贸易部确定了采取“以易货为主”的对外贸易方针。随后,贸易部按出口货的重要程度,将出口货分成三类:甲类出口货与重要的进口货交换;乙类出口货与次要的进口货交换;丙类出口货则或换货或卖瑞士法郎。这一做法意
(2024·吉林长春四模·7)据1918年1月《民国日报》报道,“近因各商号专销国货者日益加多,以致该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之爱国等牌,更觉风行一时,销路骤增”,竟然“每日出货.供不敷求”了。 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
1952年,苏联某集体农庄的统计数据显示:生产1公担马铃薯的成本是40卢布,而它的收购价格仅为3卢布。1952—1953年,生产谷物、牛肉、猪肉和牛奶都是赔本的,而这种现象在苏联各地的集体农庄是“普遍存在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 )
30.抗战时期,中国外交已经超越反应式外交,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在旧的国际秩序崩解的过程中,中国抓住了机会,由一个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这说明二战时中国
下图为明万历年间《湖州府志》中的《湖州府郡城图》,其绘制只注重呈现与政治、宗教、备荒、教育相关的公共建筑,尤其突出府县街署,很少标注集市、街坊等私人生活空间。这种绘制方式在明代方志地图中十分普遍。由此可知,明代方志地图的绘制( )
(2023·湖南常德一模·13)据下表可知( )1937—1938年农业国与工业国间的关税
(2020·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决战高考最后一卷·33)自然哲学主要是思考人对于自然界的哲学问题,包括自然界和人的相互关系、人造自然和原生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等。17 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曾为自然哲学编写过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由此可知,自然哲学在近代的发展
(2023·安徽蚌埠三模·4)明初店铺聘请名人书写对联之风日渐兴起。北京“鹤年堂”药铺店就有两副对联,一副是抗倭名将戚继光撰写,左曰:“调元气”,右曰:“养太和”;另一副是名臣杨继盛所书,上联“欲求养性延年物”,下联“须向兼收并蓄家”。此类现象表明当时
热门试题
1.
(2024·山东临沂二模·4)据《松江府志》记载,嘉靖时期“邑人以布缕为业,农氓之困籍以稍济……乡村纺织尤尚精美,农暇之时,所出布匹以万计,以织助耕”。这说明当地( )
2.
(2023··8)下图所示为位于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统计(1987~2010年)这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反映出
3.
(2018·湖南衡阳·8)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今年又是戊戌年,追忆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 )
4.
1751年,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因不满陈旧的知识和思想,决定编撰全新的《百科全书》,宣称要“收集散见于世界各处的所有知识,将他们的基本线索和结构表述给同时代人”。这反映出狄德罗( )
5.
1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