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浙江省温州市高二上期末考试·23)麦加毕佐斯说,我们设法从一个反复无常的君主的统治下挣脱出来,却又使自己陷于桀骜不驯的粗野乡民统治之下,那是愚不可及的事。让我们从我们的公民中精选一批最优秀的人物,把国家政权托付给他们,那么最高明的决议就会通行于全国。麦加毕佐斯的主张最接近于
A
君主专制政治
B
民主政治
C
寡头政治
D
君主立宪制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让我们从我们的公民……最高明的决议就会通行于全国”可知,这最接近于寡头政治,寡头政治指的是由少数人掌握政权、决定国家大事的的一种政治制度,故选C项;君主专制政治与“让我们从我们的公民中精选一批最优秀的人物,把国家政权托付给他们”不符,排除A项;民主政治是一种奉行多数人统治的政治制度,强调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君主立宪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法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的一种政治制度,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0·山东济南高三期末·4)据载,在我国元代即出现了一种水转大纺车并在一定地域内大量使用;四百年后的1769年在英国具有实用价值的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才定型并得到推广。但前者在中国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而后者却开启了英国的大工业时代。这说明
(2016.海南单科.10)公元前406年,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在随后的公民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6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力,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处死刑。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全世界基本完成一体化进程,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在( )
(2020·山西大同一模·1)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2020.1·浙江高考·4)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2013.江苏单科.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2023·福建高考·4)表1为研究者整理的元代部分家庭组建的情况,这体现出元代( )表1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2022.6·浙江高考·12)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天津总商会于6月9日发出布告称:“对于外交失败,惩办国贼,惟有以罢市为最后要求。本会鉴于人心趋向,局势危迫;无可挽回,当即决定自明日起罢市。”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2022·湖南高考·9)1949年3月,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在全市职工积极分子大会上强调,“私营工厂的工人又是主人,又不是主人,从国家方面讲他们是主人,在工厂又要受资本家指挥,这又不是主人”。这表明北京市( )
热门试题
1.
据考证,《周礼》中有关玉的规定有百条之多,且玉器的使用数量自春秋起逐步增多,两汉时数量达到空前。但从考古发掘来看,魏晋时期墓葬中出土的玉器很少,且玉器体积狭小,大型玉礼器和成组玉配饰几乎没有发现。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
(2024·天津河西区二模·2)通过考古及文献查证,西汉能够观察到的储粮状态与方式是“分散储粮”,而在唐代则更多表现为以巨型窖穴为代表的“集中储粮”形式。这反映出( )
3.
爱国诗人邱逢甲率绅民上书清政府:“和议割台,全台震骇。……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台誓死守御。……如倭酋来收台湾,台民唯有开仗。”以下符合邱逢甲践行其誓言的行动是
4.
(2024·浙江宁波二模·6)有学者认为某一条约“消弭了两国17世纪以来之争端,约束未来之行为,维持长达150余年和平友好的局面。这意味着外交须得遵守的国际法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两国执行”,且“中国取得领土划界的‘成功’,该条约下的东北地缘位置优越,康熙朝亦未曾再受俄国的军事压制。”该条约是( )
5.
(2021.6·浙江高考·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从1921年4月他写的《论粮食税》到逝世前口授的《论合作制》等一系列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宁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在1922年初写道:“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不久,就取得许多令人注目的成就,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会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材料二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说:“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63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1986年,邓小平会见波兰领导人时说:“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摘编自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俄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和形式上作出的“根本改变”。新经济政策既是探索更是寻路,用一句话指出该政策对俄国探索社会主文建设道路的价值。(5分)(2)“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苏联搞社会主义”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启示。从经济角度分析“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主要表现。(5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3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4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9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