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7·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二·2)中国古代对于“农民”的称呼,青铜器上有“臣”“众”,先秦文献有称“野人”,秦汉有称呼“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明清时称“庄客”“佃”“农民”等,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
A
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B
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
C
农业赋税制度的变革
D
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从“野人”“夫”“仆”到“田客”“部曲”“庄客”“佃”“农民”等称呼变化,体现了农民人身权利的变化,这主要源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故A项正确;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与农民称谓的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农业赋税制度的变革,反映了农民与封建国家之间的赋税关系,而材料“田客”“庄客”“佃”等称谓体现的是农民与封建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故C项错误;“田客”“部曲”“庄客”等称谓,反映的是一种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不属于小农生产,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一模·2)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制度瓦解;以陶朱公范蠡、儒商鼻祖子贡、慧眼识人的吕不韦等人为代表的富商巨贾走到历史的前台,带动了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2017·安徽江南十校二模·31)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认为各民主党派是以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阶级联盟。1956年初,中央认定各民主党派“已经基本上成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团体”。2010年中共中央统战部指出民主党派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种变化表明
(2025·浙江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联考·4)明清江南的小农场主和小作坊主每天都不可避免地要卷入商业活动,例如购买生产资料、出售产品、计算成本与利润、订立合同与契约、换算货币(钱、银),以及进行雇工、借贷、典当、交租、纳税乃至商务诉讼等活动。而进行这些活动,都需要起码的读、写、算能力。材料意在说明
(2015·贵州黔东南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图1明代“耕耘图”揭示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
(2010.山东文综.11)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2015·安徽文综·12)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2021·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二次质量考评·6)时人评价朱熹和陆九渊的争论:“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陆九渊、陆九龄)之意欲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由此可见,“此颇不合”是指( )
BD(2013.上海单科.24)右侧日记最可能写于
(2016·海南单科·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2008·广东理基·64)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热门试题
1.
(2023·江苏南通·4)宋朝时,四川成都“土宜桑桑柘,茧丝织纹纤丽者,穷于天下”;太湖流域“平原沃土,桑柘甚盛”“巢车之声,连(屋)相闻”。这反映了( )
2.
魏源视鸦片战争后的中西关系为华夷秩序,将英国的扩张比作传统战事,认为除“兵”之外,中国一切皆胜英夷,只需学好兵工便仍能扬武功于海国,这种观念贯穿于《海国图志》的撰述宗旨。材料可用来说明( )
3.
(2024·北京东城区二模·9)观察下表,表中数据的变化折射出( )①中国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 ②中国对外政策调整③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就 ④两极格局走向瓦解
4.
(2011.福建文综.23)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和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5.
(2024·四川南充·15)《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政治纲领,它被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体制的“出生证书”。其历史进步性在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5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