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7·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二·2)中国古代对于“农民”的称呼,青铜器上有“臣”“众”,先秦文献有称“野人”,秦汉有称呼“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明清时称“庄客”“佃”“农民”等,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
A
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B
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
C
农业赋税制度的变革
D
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从“野人”“夫”“仆”到“田客”“部曲”“庄客”“佃”“农民”等称呼变化,体现了农民人身权利的变化,这主要源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故A项正确;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与农民称谓的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农业赋税制度的变革,反映了农民与封建国家之间的赋税关系,而材料“田客”“庄客”“佃”等称谓体现的是农民与封建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故C项错误;“田客”“部曲”“庄客”等称谓,反映的是一种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不属于小农生产,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7·北京高考·21)图9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A REPERTA)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 )
(2024·河北保定一模·7)图1是1887、1936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图图1据图1可知,当时( )
(2019·湖北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5)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民族自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进程中的重要概念,但是新独立的波兰三分之一人口不说波兰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只占新共和国的67%,其余的人由德意志人、俄罗斯人和匈牙利人组成。这一现象可以从侧面印证( )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2017·河南郑州二模·31)1961年3月,安徽省委决定实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到秋末,扩大到全省生产队总数的85.4%。这项政策
(2017·江西高三调研五·31)1985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并发出通知。同年1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这主要表明我国
(2010·广东文综·1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2024·湖南师大附中一模·13)下表为奥斯曼帝国1480—1629年阿克切(货币)含银量和物价指数变化表。对表中数据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2021·山东济南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迎新,清明节踏青,端午节挂艾草,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是( )
热门试题
1.
(2024·北京西城区二模·14)1851年英国进行了一次人口调查,大不列颠10岁以上人口1576万,就业人口达709万,其中妇女就业人口243万,占总人数的34.3%。而其中纺织业更是妇女的天下,据统计,棉纺织业占56.4%,毛纺织占69.5%,丝织和麻织业占70.5%。这说明( )
2.
(2020·河北衡水高三3月线上检测·34)据学者统计,城市人口方面,大城市曼彻斯特在18世纪早期只有9 000人,而到了1831年则增加到14万人;苏格兰工业中心格拉斯哥的人口1755 年只有2 300人,到1831年则有202 000人。这一现象反映了
3.
秦汉时期的廷议制度规定:“国家大事皆由廷议向皇帝提出意见,由皇帝裁夺或由廷议作出决定。”这表明秦汉时期
4.
(2008.江苏单科.4)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5.
(2020·广东广州二模·29)1919年后,在《新青年》《晨报》《新潮》《觉悟》《星期评论》等报刊上关于劳工话题的文学作品猛增,作品的主人公有洋车夫、铁匠、校役、农夫、学徒、店员、纺织女工、烟草公司工人等,这些人物形象基本上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反映了当时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