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甘肃金昌·1)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农作物主要是水稻;而半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主要种植粟。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地理环境
B
生活习惯
C
生产工具
D
文明程度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河姆渡人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适宜种植水稻和修建干栏式建筑;半坡人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比较干燥,所以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因此,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地理环境的不同,故选A项;农作物和居住环境的不同跟生活习惯相关不大,排除B项;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产工具都是磨制工具,排除C项;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属于原始农耕文明,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贵州铜仁·1)下图是根据远古人类考古遗址绘制复原画。至今,我国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还在采用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修建这种房屋的远古居民是( )
(2024·山东滨州·1)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年代尺。①②处应填写( )
(2023·广西·6)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志愿者小明参与了市博物馆一个展区的布展。根据下列图片推断这一展区的主题是( )
(2023·西藏·2)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1)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能反映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遗址是( )
(2023·江苏泰州·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言必行,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上言论来自( )
(2023·吉林长春·1)下列文物可以入选博物馆“宅兹中国——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的是( )
(2024·山东菏泽·2)表中历史人物的论述反映了商鞅变法( )
(2024·吉林长春·7)“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回族形成”,以上信息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2024·西藏·1)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利用碳—14年代测定等技术,在北京人遗址中鉴定出了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前的灰烬层。这表明北京人已经( )
热门试题
1.
(2014·贵州铜仁·18)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领域展开的积极活动取得了一些列重大成就。其中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建交 ⑤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⑥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
(2016·江苏单科·21)(12分)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6分)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3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3分)
3.
(2013·湖南长沙卷·1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4.
(2021·山西怀仁高一第一学期期末·3)2014年1月31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赢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5.
明代心学家王守仁在谈到“知行合一”时曾说:“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歧路之险夷者邪?”又说:“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其人已善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孝悌?”与上述意思相符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5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