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5)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根据“麻沸散”“五禽戏”“实施外科手术”等关键信息可以知道的东汉名医是( )
A
扁鹊
B
华佗
C
张仲景
D
孙思邈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麻沸散”“五禽戏”“实施外科手术”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能够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编创了五禽戏,故选B项;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撰写出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医德高尚,被尊为“医圣”,孙思邈是唐朝时期的名医,被誉为“药王”,写成了《千金方》一书,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C、D三项。
相关题目
(2023·甘肃定西·1)汉武帝曾派著名农学家赵过到边疆地区传播农耕技术,他在西北边疆地区推广了代田法,还把“三犁共一牛”的耕作技术带到西北边疆。这一做法( )
(2023·山东菏泽·1)山东淄博赵家徐姚遗址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该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即用火烧烤过的黏土,常用于建造房屋。这可印证该遗址居民( )
(2014·山东聊城·1)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
(2023·四川宜宾·2)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是无礼义教化、求赏逐利的“盗兵”。这一观点代表( )
(2013·重庆市B卷·1)下列有关古代原始居民北京人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2023·甘肃金昌·2)这一学派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政治理想是“无为而治”。这一学派是( )
(2024·陕西·1)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授予宗亲和功臣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该制度是( )
(2014·云南省·1)我国境内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
(2016·湖南长沙·13)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2019·山东济南·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时的呐喊。公元前209年处于
热门试题
1.
(2024·山西临汾二模·2)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肃穆刚烈,动作单一;汉阳陵(汉景帝的陵墓)中的汉俑则显得平和而从容,如下图。这一变化反映出西汉初年( )
2.
(2024·广东中考·4)汉武帝时期,人们常用“勇”“雄”“猛”“安汉”“广武”等字取名,文人、学士也多练习骑射、击剑等。与该风气的出现可能有关的是( )
3.
(2018·福建福州毕业班质量检测题·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近代中国国际迁移流的形成集中于沿海地区,国际迁移的流向主要从闽粵两省流向诸迁入国。 ——摘編自朱国宏《近代中国大規模的国际迁移:1840~1949 材料二 辛亥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推动南洋华侨对中国的向心力。1928年,新马华侨为声援国内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济南惨案”而发动反日远动,这次运动深入到普通的中下层华侨群体。中下层华侨移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朝一日衣锦还乡,在家国存亡之际,其对宗亲、家乡的关注,就更容易升华为对中国国家的认同。当地政府对华侨法律身份、政治权力的限制和经济上的排华活动,使得华侨难以认同当地政权。日本对南洋的经济扩张使南洋华侨、华商惑到切肤之痛,而抵制日货成为反日运动最为频繁使用的武器。中国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国内政权统一,解决了华侨社会对政权认同的困惑,大大减少南洋社会各种派别之间的争斗。 ——摘编自庄国土《从民族主义到爱国主义:1911—1941年间南洋华侨对中国认同的变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国国际移民流向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1—1941年间南洋华侨“中国认同”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所产生的影响。(13分)
4.
(2015·四川文综·1)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5.
(2023·江苏苏州·1)下表为《春秋战国铁器出土情况对比》。由此可知,当时(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