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A
孔孟思想
B
黄老学说
C
两汉经学
D
宋明理学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考点】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解析】“源头活水”认为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使自己保持活力。这与孔孟仁政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这与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无关,故B项错误;这与两汉经学无关,故C项错误;这首说理诗是朱熹的作品,符合宋明理学中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思想,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下列项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 )
(2024·高考真题(全国新课标卷)·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在同一块耕地上连续耕作,重视水利灌溉、粪肥使用及田间管理,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特征。先秦出现的连作制在两汉发展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冬小麦种植的推广,为豆类作物与大、小麦的轮作提供了条件,麦类作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44~200倍,唐代北方麦豆两熟制普及。宋代南方水稻育秧、插秧技术推广与提升,普遍实行稻麦轮作,同时圩田、梯田等大量出现。明清随着美洲作物的传入、双季稻的推广,轮作物种更为丰富,山地、丘陵等得到进一步利用。传统农业的不断发展,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提供了经济支撑。——摘编自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等材料二罗马帝国时期,农业中普遍采用轮作制。4世纪后,法兰克人从罗马人那里掌握了二圃耕作方式,轮流耕种全年耕地的1/2。10世纪起,重犁的采用以及长达300年的大垦荒运动,扩大了耕地面积。三圃制流渐流行,耕地依自然条件划分为三大块,分别进行春播(大麦、燕麦等)秋收、秋播(小麦、黑麦等)夏收和休耕。耕地收割完毕和休耕的土地成为“敞地”,作为公用牧场。13世纪,豆科植场加入轮种,谷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3~4倍。14、15世纪,粗放农业开始向集约农业过渡,农业与畜牧业进一步结合,葡萄、啤酒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增,近代西欧农业的许多特征逐渐形成。——摘编白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等(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与西欧古代农业在土地利用方式上的主要差异。(1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和西欧古代农业对文明发展的影响。(12分)
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2022·北京高考·9)1950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程;1956年,“马列主义基础”和“中国革命史”被列入高校必修课。这些高校课程的调整
下图为某一时期欧洲主要殖民国家在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分布示意图。这一时期( )
(2024·重庆高考·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有学者认为,引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英国政府要求清政府忠实履行《江宁条约》的规定,其中重要一点是让英国官员和商人可以自由进入广州城。让洋人进城,现在看来,完全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当时在五口通商的其他四口尽管也有过大小不一的纠纷,但都一一化解,没有酿成巨祸。惟独在广州,却惊动朝野上下,闹得天翻地覆,开各地反入城斗争的先河,历时十多年无法解决,直至兵戎相见。二是《望厦条约》规定:“所有贸易及海关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黄埔条约》亦规定:“若有应行更易章程条款之处……核计满十二年之数,方可与中国再行筹议。”修改有关通商条款,本属平常外交事务,清政府也一再拖延,加深了双方的矛盾。——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海鹏集》根据材料,归纳这位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湖南高考·14)1830年,一位法国人发明的缝纫机获得专利,尽管这种缝纫机是用木头制作的,运转缓慢而又笨拙,但其很快被应用于军用制服生产。这表明当时( )
我国古代有位科学家改进和创制了简仪、圭表等多种天文观测仪器,“皆臻于精妙,卓见绝识,盖有古人所未及者”。他还主持大规模科学观测,编制历法,“历成,(世祖)赐名曰《授时》,颁行天下”。这位科学家是( )
(2020·山东高考·13)表2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表2
(2020.7·浙江高考·22)19世纪初期的文学艺术以一个时代缩影的形式展现了浪漫乐章与心灵激荡、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诗人有云:“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这种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那时普遍流行于
热门试题
1.
(2022·湖南永州·3)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等措施的实施,其共同目的是( )
2.
(2022·云南省一模文综·25)西汉《春秋繁露》说,雁就像“长者”,在民之上,先后有序,有行列之治;羊有角而不用,就像仁者,杀它也不啼,就像死士义者,羔羊跪食于其母,就像知礼的人。作者对动物自然习性的诠释意在
3.
1971年10月,经过联合国成员国投票,新中国得以重返联合国。在这场投票中,大量亚非拉国家投了赞成票;一贯与中国意见相悖的欧洲国家几乎全票赞成,只有一个国家投了反对票;苏联也投了赞成票。这反映了
4.
(2019·四川成都二模·27)有学者运用现存明朝进士登科史料中的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从明代初期到后期,平民家庭出身的进士占进士总人数的比例从75%跌至45%,而官员家庭出身的比例从24%提高到53%。这主要反映出
5.
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