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辽宁高考·10)1981年5月,沈阳市皇姑区3名女青年自谋职业,创办麦香村个体小吃部,铁西区也有青年开办个体钟表修理部。辽宁省及沈阳市主要领导走访了这些个体工商户,对他们给予肯定和鼓励。这反映了当时
A
思想观念得到解放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工业结构发生转变
D
青年成为改革创新的主力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女青年自谋职业……肯定和鼓励”可知,个体小吃部、钟表修理部等个体工商户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和鼓励,这体现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外私营经济得到发展,说明政府和人民思想观念得到解放,故选A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个体工商户的兴起体现的是所有制的变化,与工业结构(部门结构、轻重工业结构和采掘—原材料—制造工业结构)无关,排除C项;虽然材料中的个体工商户都是青年,但并没有体现出在总人数上处于多数的主力军地位,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右图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2024·湖南高考·5)唐末以后出现的新藩镇,其军队主要靠强迫征发而来,难以结成牢固的军人集团。到后周时,中央禁军成为最强大的力量。这些变化( )
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美国
西方某一文学思潮挑战和反叛了强调“主观”“创造”“情感”“想象”的文学成规,主张科学理性精神,刻意追求“客观”“写实”。据此可知,该文学思潮属于( )
原产于美洲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图2是《救国时报》1937年5月23日刊登的一幅画作。画中士兵手举抗日联军旗帜,头戴布琼尼军帽(曾是苏联红军战士的标配),与日寇英勇战斗。该画作意在表现( )图2
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 )
(2020.7·浙江高考·23)1929年,资本主义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翌年美国提高近900种商品关税。随之,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1932年增加到76国以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为避免新的贸易壁垒,二战后各国开始协商并建立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与程序。此即
(2020.7·浙江高考·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1954年6月,周恩来抵达印度访问,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发表了书面谈话,具体地阐明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指出:“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无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在印度期间的多次谈话中,周恩来都提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主张将这些原则贯彻到国际关系中去。——摘引自吴玉才《1949—1956年间的中国》材料二新世纪开始以来,国际形势迅速发展和激烈变化,世界人民继续强烈呼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要求执行《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宗旨和原则精神,并赋予它们以旺盛的生命力和新的历史任务。面对冷战结束以来种种有悖于人民愿望的形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并且正在启发人们对新型国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引导人们进行新的多方面的实践。在这方面,已经有种种有益的尝试。——摘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5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改革开放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我国外交的指导意义。指出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我国外交在21世纪初取得的重要成就。(5分)
表3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表3可知,当时美国
热门试题
1.
面对严重的就业问题,北京市成立了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于1950至1952为多人介绍职业,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向3000多人提供转业训练且大部分实现就业,还组织失业工人开展生产自救、还乡生产等活动。这一系列举措( )
2.
(2020·海南高考·2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北宋文学家苏轼(1037~1101),也是北宋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儒学著述之功,主要凝聚于《易传》《书传》《论语说》三部著作。《书传》完全撰写于海南儋州,其他两部也是在儋州最终修订完成。苏轼在儋州创作的诗词、赋、杂记等各类诗文作品,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内心情感,以及海南岛的自然风光和风土民情。在海南期间,虽然受制于诸多条件,苏轼仍“不免时时弄笔翰”。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渡海帖》,是苏轼在海南时期书法作品中唯一的存世墨迹。苏轼之前,虽有来自中原的有识之士在海南提倡文化教育,但无实质性的效果。苏轼居儋期间,大力传播中原文化,推行教育,在其身边聚集了一批好学青年,尤其是琼州学子姜唐佐,专程至儋州向苏轼求学。临别时,苏轼写诗赠云:“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鼓励他说:“子异日登科,当为子成此篇。”后来,姜唐佐果然中举,改写了在此之前海南岛从来没有本土籍举人的历史。——摘编自李景新《论苏东坡的海南功业》等(1)根据材料,概括苏轼在海南的主要业绩。(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轼对宋词的突出贡献。(6分)
3.
(2023·北京高考·2)“邮”是汉代一种通信机构,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称为“以邮行”。1930年,新疆罗布泊北岸的遗址出土大量汉代简牍,如图为其中一件的照片。据研究推断,此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zǐ)粮仓。这一发现说明,汉朝( )①推动中外丝绸贸易的发展 ②有较发达的信息传递体系③在西域地区推行了郡县制 ④发展交通有利于边疆治理
4.
(2024·山东泰安四模·10)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西北一个叫盖塞尔的古代城市废墟中发现了属于埃及的雕像;著名的《辛努海特的故事》讲述的是埃及同叙利亚之间活跃的商业联系;克里特岛上同样也发现了具有埃及风格的石瓶制品。这说明当时( )
5.
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传教士遭到中国“暴民”的袭击,而中国劳工同样被美国工人的暴行所伤。美国传教士兼公使秘书威廉姆斯在1868年指出“如果在中国的美国人遭受的痛苦超过了至1855年以来在美华人所忍受痛苦的1/10,战争肯定因此发生。”据此可知(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