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1·江苏苏锡常镇一模·5)雍正帝要求广大臣僚用密折言事,比如一省之内,督抚、布政使、按察使、道台都可以独自上折密奏。当时除了雍正的少数几个心腹大臣稍敢勇于任事外,广大臣僚都“人人自危,斤斤自保”。据此可知,密折制度
A
减少了政府的决策失误
B
助长了官场的因循之风
C
削弱了中枢机构的权力
D
消除了君臣之间的隔阂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清密折制度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官员的监督,但是造成“人人自危,斤斤自保”,故选B项;“广大臣僚”大多数是不参与决策的,排除A项;密折制度没有调整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排除C项;密折鼓励大臣之间互相告发,不能消除隔阂,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北京学业水平·4)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互不统属,其目的是
图5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表,能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2016·江苏单科·7)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2019·天津高考·1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这反映美国( )
(2019·江苏高考·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2022·广东高考·17)有同学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表2 明代财政收入——摘《明实录》材料二《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频繁。——据《醒世姻缘传》等材料三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废金银,其利有七:粟帛之属,小民力能自致,则家易足,一也。铸钱以通有无,铸者不息,货无匮竭,二也。不藏金银,无甚贫甚富之家,三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6分)(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6分)(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2分)【答案】
(2012·浙江文综·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2022·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上期末·23)表4为20世纪60年代前后非洲国家坦桑尼亚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主题统计(部分)表,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4
1978年4—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派出三个代表团出国考察经济。其中,谷牧副总理率领的代表团赴法国、西德、瑞士、丹麦和比利时等欧洲五国考察,参观了工厂、农场、港口、市场、学校、科研单位、城市设施和居民区等。他们考察的目的是( )
图2、图3邮票中的主人公对当时历史发展均做出重要贡献。二者值得后人纪念的相同之处在于( )
热门试题
1.
中共某次党代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是幼稚的,无产阶级和农民应援助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因此,当时中国共产党( )
2.
(2020·山东潍坊高一第一学期期末·6)明朝中期,常熟一地主购买大片沼泽,雇用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改造为良田,凿水池用以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果木蔬菜,副产品运往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这说明,此时江南
3.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4)钱穆先生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对材料中关于宋代社会状况的认识,理解正确的是
4.
(2022··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甲午战争后,中国糖业由盛转衰,清政府着意扶植糖业发展,同洋糖进行抗争。1898年,户部建议江西等“种蔗之地,广植丰收,购机制造,则岁增之利无算”。1909年,四川总督赵尔巽派人赴日本考察新法制糖,预备回国后正式成立公司,后因辛亥革命爆发而罢。1929年,中国企业家发起国糖保护运动,国民政府给予这些企业家经营特权,并修改关税,保护原料糖进口。然而,由于时局动荡、国力不济等原因,中国糖业发展始终成效甚微。——摘编自赵国壮:《东亚糖业史研究》材料二江户幕府初期,日本多次派使节到中国学习制糖技术。明治初年,又从福建引入优良甘蔗品种。1895年,日本侵占中国的糖品生产基地台湾,以之为基础,加快制糖业发展。1906年,政府设立负责糖业调查、补助等事宜的糖业改良事务局。日本糖品产量增长了3倍以上。与此同时,日糖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摘编自(日)社团法人糖业协会:《近代日本糖业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中日两国糖业发展途径的相同处。(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日两国糖业发展的不同结局及其启示。(9分)
5.
8.《新唐书·地理志》指出“唐兴,初未暇于四夷。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章程)”。 这表明唐朝(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