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江苏连云港一模·2)春秋时,管子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战国时,商君言:“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上述思想
A
体现了变革时期的治国探索
B
反映了社会教化的重要影响
C
适应了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
D
确立了重本抑末的经济政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管子通过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终身树人,说明人才的重要性,商鞅则强调专心农耕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春秋战国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管子和商鞅的强国主张,故选A项;社会教化是对百姓进行思想上的引导,而材料是对君主治国的建议,排除B项;封建社会是从战国时代中期开始,管子处于春秋时期,时间不符,排除C项;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了重本抑末的经济政策,春秋时期管子未涉及对农与商的态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2世纪,基辅罗斯东正教会的修士们系统记录重大事件,形成编年史《往年故事》,这是东斯拉夫人最早的历史著作,记载了从部落时代到12世纪的完整历史,编年史将基辅统治者与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类比。这有助于罗斯人( )
(2024·湖北黄冈中学二模拟·15)1950年,德国最底层的20%人口占有的社会收入为5.4%,最顶层的20%人口享有的社会收入为45%。1985年最底层的20%人口占有的社会收入为7.4%,社会顶层20%人口占有的社会收入为43%,这一变化说明( )
(2019·广东江门高三调研测试·32)苏格拉底说:“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可见苏格拉底
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说:“凡是人所制造的东西,人就能够把它毁掉;只有大自然刻画的特征才是不可磨灭的,然而大自然是从来不制造什么国王、富翁和贵族的。”卢梭提出这种思想的背景是,当时法国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有这样的规定: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斯的罚金。不得以蛊术损害他人的庄稼。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岩下摔死。这说明罗马法律注重
(2024·广东江一模·15)二战初期,英国政府的战争动员较少出现“人民”的字眼,更强调战争对捍卫文明的意义;战争后期,“人民战争”开始在官方和民间的宣传中被不断提及。这一变化( )
(2025·河北沧州高三月考·11)1984年初,中共中央发出第三个“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允许农民和集体的资金自由地或有组织地流动,不受地区限制;农村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出现的专业户是农村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应当积极支持。该文件的落实( )
(2025·广东高三10月联考·13)有学者指出,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前提,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在时间上,总是科学革命在前,技术革命居中,工业革命在后。每次革命循环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次循环。这一观点( )
阅读下表,由此可知( )1967—1974年贵州省社会总产值(单位:亿元)
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的欧洲”,而不是政治化的西欧和东欧。还宣布:法国不需要任何国家保护,法国政府单独控制本国的领土、领空、领海以及部队。戴高乐政府于1966年退出北约,并要求北约基地撤离法国。戴高乐政府采取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热门试题
1.
(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高三26省9月联考·22)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是1932年在意大利威尼斯市举行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二战后不断增加,80年代以来,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单独或轮流举办过各种名目繁多的国际电影节300多个。这表明电影
2.
(2023·湖北名校联盟高三联测·7)1911年11月,湖北军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约法》是后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蓝本。以下为1912年南京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代表构成一览表。由此可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
(2019·云南曲靖·15)古代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下列与印度相关的古代文明成就是( )
4.
(2009.辽宁、宁夏文综.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小说家们深知“时间就是新闻价值”,所以当梁启超在日本东京组织“政闻社”,鼓吹君主立宪、反对革命,并在海外华侨中进行活动时,黄小配即在1908年日本东京出版《大马扁》,把康有为写成“招摇海外”的“棍骗”,一个大言欺世的“伪圣人”,就是一部直接打击保皇派的小说。1911年4月27日广州武装起义开始后,黄小配亲历其事,事后搜集材料,写成“近事小说”《五日风声》,从5月起在广州《南越报》连载。这部长达三万余言的作品、翔实记载了起义准备、战斗经过,以至黄花岗收葬烈士的基本情况。有的小说特别注意把具体时间表明的非常清楚,仿佛写新闻一样。——李南《晚清报刊小说的新闻化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小说《大马扁》《五日风声》的共同特点,并简析其成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晚清报刊小说的新闻化”现象。(6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