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1)孔子重视礼,主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庄子认为“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两者对礼的认识反映了
A
阶级立场的不同
B
统治阶级的要求
C
思想主张的趋同
D
目的上的相通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重礼,而庄子却认为礼是“乱之首也”,尽管两者对礼的看法不同,但都是为了解决“畔”“乱”问题,反映了二者在论述目的上的相通性,即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故选D项。孔子和庄子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A项;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是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并非当时统治阶级的要求,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二者的思想主张不同,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19·广东江门高三调研测试·33)1843年,创办和主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奥克利对死亡平均年龄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下图。该现象
1930年前外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统计表(含在华总行及其分行。单位:家) 以下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
中世纪时的英国,如果一个人对国王或自己的领主不服从,会被看做是大逆不道的不忠行为。1628年,议会向国王提交的“权利请愿书”指出,对国王的不忠,并不是对国家的不忠。这说明17世纪初期的英国( )
1912年2月,日本政府向欧美列强提出一份《备忘录》:各国在承认新政府问题上应遵循“共同行动准则”,应该进一步“促使政府做出足以说明其真正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共同权利及利益之充分保证”。该《备忘录》意在
(2023·江苏连云港一模·15)图4源自2008年《国际先驱导报》。漫画反映了某些西方国家图4
(2019·江苏徐州高三考前模拟检测·8)20世纪初,电报的广泛运用使上海各大报刊在追求新闻“速而确”方面难分伯仲,尤其对重大事件的报道,细枝末节虽有不同而整体脉络相差无几。这说明通讯事业的进步
在古代雅典,只要被认为妨碍了城邦利益的人,国家就可以惩罚。只要公民大会投票时在陶片上刻上名字,无需证明此人的过失与罪行,票数超过6000,他就会被流放。据此可知,在当时的雅典( )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学者多以注疏先秦经文为首务,宗派林立,互诘不休。至唐,朝廷下令撰修《五经正义》以去“异端邪说”,并纳入科举考试范围。这一举措
(2025·广东9月联考·11)在希腊化时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接纳了非王室血统的马其顿人参赛,马其顿王国和希腊本土的希腊人在外交场合强调彼此属同一种族,说同一种语言,马其顿人变成了希腊人内部的一个次族群。这说明希腊化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法国总统马克龙曾直言不讳的说“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是北约的脑死亡”。他警告我们正站在“悬崖边上”,首先需要做的是,要从战略上把自己视为地缘政治大国;否则,将“不再掌握自己的命运”。马克龙言论旨在( )
热门试题
1.
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聚落遗址里都有为数不多的几座陶窑遗迹。陶窑限定在专门的地点,位于环绕居住区的壕沟之外,与居住区明显分割。这体现了当时( )
2.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4)元代的戏曲巨著《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墙头马上》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歌颂自由,提倡爱情至上,同时弘扬公平正义,反对官僚腐败。这种风尚( )
3.
(2024·福建福州二模·11)表2为国家对辽宁的工业投资占全国工业投资的比重。表2其变化主要是由于( )
4.
(2022·北京市海淀区二模·13)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大党领袖提拉克提出“印度人的印度”口号以及“战斗,不要乞求”和“自由是我与生俱来的权利,我将得到它”等主张,要求英国人离开印度,并在全国赢得众多追随者。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5.
(2016·湖北荆州·13)“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