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中考套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他的研究成果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他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他”是( )
A
屠呦呦
B
钱学森
C
袁隆平
D
邓稼先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其研究成果大幅提高粮食产量,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贡献重大,材料中“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也与袁隆平专注育种等事迹契合,故选C项;屠呦呦因青蒿素发现获诺贝尔奖,贡献在疟疾防治领域,与饥饿问题无关,排除A项;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先驱,专攻国防科技,未涉足农业研究,排除B项;邓稼先作为核物理学家,参与两弹研发,致力于国防而非粮食安全,排除D项。
相关题目
一位同学在课堂笔记中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信息。“事件”处应填入的是( )
武汉是近代民主革命的重镇,有“首义之城”的美誉。这得益于( )
1878年,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声称,国际交往全靠兵力强弱,“大炮弹药,不是为主张已有之理而备,而是用来创造未有之理”。该言论反映出当时日本( )
歌词往往蕴含着时代的历史信息。下列歌词与抗日战争相关的是( )
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用一生耕耘造福世人,其成果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他是( )
16世纪初期,欧洲某商人记载,人们在当时的马六甲街道上能够听到80多种语言。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
他的研究成果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他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他”是( )
1871年,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 )
“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来源于( )
下面是1920年4月28日《申报》刊发的一则《新青年》广告。这( )
热门试题
1.
(2014·广东文综·21)“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
2.
(2025·陕西榆林高三模拟·19)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西南几百米处,有一座院子。院子土墙黑门,门前立一石碑刻碑文“全国土地会议会址”。这次会议( )
3.
(2024·湖南娄底模拟·14)1858年,俾斯麦给普鲁士亲王建议,不要强调在联邦中谋求与奥地利平等的地位,而要谋求一种不受联邦和奥地利约束的“独立的普鲁士政策”。他一再指出,“德意志命运的难解之结,不能用执行双雄并立政策这种温和方式来解开”。这一建议
4.
明末地方政权瓦解,盗寇横行;乡绅根据“绅士公议”采取行动,募集乡勇,以宗族或村落为单位结寨,保护乡村的生命与财产。据此可知,明末乡绅( )
5.
1954年10月,毛泽东会见印度总理尼赫鲁时说:“我们东方人有团结起来的感情,有保卫自己的感情。尽管我们在思想上、社会制度上有不同,但是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要对付帝国主义。”这表明,中国(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