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选必3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江西南昌高三上摸底测试·1)西周之士是贵族的最低等级,而战国之士是一个流动的社会阶层(见表1):
表1
战国时期士阶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传统贵族的没落
B
平民地位的上升
C
学术文化的繁荣
D
富国强兵的需要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由材料“西周之士是贵族的最低等级,而战国之士是一个流动的社会阶层”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礼贤下士,士阶层得到重用,故选D项;仅从材料中士阶层的活跃,不能得出贵族的没落,且这一时期传统贵族依然享有特权,逻辑关系错误,排除A项;战国时期士阶层活跃,士并非来自平民,排除B项;士阶层活跃推动学术文化的繁荣,这是影响不是原因,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3·安徽a10联盟高三11月·23)2021年12月,国家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展出精选文物240余件,涉及食材、器具、技艺、礼仪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据此可知,博物馆的功能在于
(2023·安徽皖江名校高三上开学·2)某学者总结了中国古代“士”这一概念产生演变的过程,如下表所示。与战国时期“士”的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抗战时期,西方观察家(如记者等)大量描述中共领导人。如毛泽东“长于思考”,举止稳重,慈祥和蔼,个性炽热,“是辩证法的大师”;朱德“朴实得像中国北方的一堵泥墙”,但“反应灵敏、处事果断”;周恩来“深谙保持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勤于行动,善于奔走调停”,“机智聪敏,举止优雅”等。这种描述可归纳概括为
班固《白虎通义》载,“为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这段历史材料
(2022·广东学业水平·4)从两汉至隋唐,约有五千多卷佛经被译为汉文。中国古代学者往往以儒道学说和人们易于理解的概念来翻译和讲解佛经,如“道”“心”“理”“本无”。它们成为佛教与儒、道等中国文化融汇的重要概念。这反映了
(2023·四川百校联考高三10月·24)孟子有言:“诸侯有行(周)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韩非却针锋相对地指出,“故(周)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并认为“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两人的言论实质上体现了
1685年,英国对所有印花棉布、印度亚麻及所有印度制造的丝绸制品征收10%的税。1721年后售卖印度棉布成为非法行为。据此可知
下表为民国初年一些社会事件的统计。这些现象说明
下表是美国媒体对美国人的调查表。调查意见变化趋势能够反映美国
(2022·山东威海高二下期末·12)明清时期,我国书院藏书以经史子集为主。鸦片战争后,书院藏书领域不断扩展,涉及政治、经济、铁路、军事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书院中的英语、日语、法语等书目也随处可见。晚清书院藏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热门试题
1.
高频词汇能反映社会现象和时代特征。下列哪一组是集中体现1992年的高频词汇( )
2.
表2为某同学查阅资料制作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概况表。对其认识合理的是( )表2
3.
(2024·山东菏泽二模·4)某学者将中国古代疆域的扩展划分为三个阶段:黄河和长江流域两大农耕区联合阶段、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基点的疆域伸缩阶段、突破北方农牧交错带将疆域稳定地伸向西北干旱地区阶段。对第三阶段的划分主要是基于该阶段( )
4.
(2012.山东文综.11)《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①自然经济解体 ②家庭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5.
(2010.海南单科.16)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如下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3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4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9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