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选必3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四川南充高考适应性考试·24)《荀子·王制》:“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鲋、绩,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这一主张
A
践行了儒家仁政治国的理念
B
反映了儒道思想的融汇贯通
C
体现出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D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由材料“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鲋、绩,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可知万物都有生长的规律,人们应该遵从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出保护自然的思想,故选C项;“仁政”是孟子的思想主张,荀子强调“仁义、王道”,排除A项;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材料强调改造大自然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是儒道思想的不同,不是融合,排除B项;材料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逻辑推理错误,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有学者这样评价“中体西用”:“那个时候的中国,……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者认为“中体西用”的提出
1960年,卫生部在《关于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经验交流座谈会情况的报告》中指出,“不少疑难病症如晚期血吸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聋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有显著的效果,其中有一些的治疗效果已高于国际先进水平”。这给我们的直接启示是
关于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历来有争议。分析下表双方的辩论观点,选项中合理的是
(2023·“皖豫名校联盟”毕业班考试·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文学虽都以不同角度突破了传统道术而各具特色,但“皆自以为真尧舜”,都是在为统治者设计治国平天下的方案。这说明,“百家之学”
“在西海岸,大批招募的劳工是与众不同的人种。他们从工资中节衣缩食,然后越洋寄回家中。他们住在城镇中充斥着肮脏、污秽的最拥挤最便宜的公寓,他们的饮食(主要是蔬菜)是最便宜的,无论多低工资他们都愿意接受。我们美国人民还是愿意让现有的他们留在这里,但前提是绝不允许再有他们新的劳工在此登陆。”(《内务委员会关于移民和入籍的报告》)这段材料表明
(2023·河南名校高三10月联考·2)某学者认为,“仁爱”是孔子公共性思想的核心,“仁”既是个体内心存有,同时也是个体在公共交往、政治活动中所需要贯彻到底的原则。孔子希望怀有“仁”德的圣贤、君子,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品德,努力实现社会大同、团结和个体自适其性的公共生活理想。可见,孔子的公共性思想
(2023·江西南昌高三上摸底测试·1)西周之士是贵族的最低等级,而战国之士是一个流动的社会阶层(见表1): 表1战国时期士阶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022·广东学业水平·4)从两汉至隋唐,约有五千多卷佛经被译为汉文。中国古代学者往往以儒道学说和人们易于理解的概念来翻译和讲解佛经,如“道”“心”“理”“本无”。它们成为佛教与儒、道等中国文化融汇的重要概念。这反映了
下表为古代中国关于“西方”名称变迁的主要历程。“西方”名称变迁主要反映了
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派与东方文化派产生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中西方文化的性质差异是“古今之别”,还是“中外之异”,并由此产生学理(科学上的原理或法则)上的差异,前者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后者强调文化的民族性。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热门试题
1.
(2020·四川德阳·16)读表1,据表中内容可知( ) 表1 1844~1855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
2.
(2021·广东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三2月四校联考·5)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圣谕”的内容也由明初的六条扩展到清代的十六条并有详细的解读。这一现象反映了统治者
3.
19世纪以来,“政治中立”和“职务常任”是西方各国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尤以英国为典型,而美国对于职务常任原则的态度则要保守得多,故自文官改革之初,美国人便一如既往地反对赋予文官终身任职的保障。美国此举的考虑是( )
4.
1961~1963年,安徽省进行了包产到户的“责任田”试验,1964年春耕前,试验完全停止。图3能够说明( )
5.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最为密集和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