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5·广东高三上开学联考·12)当亚历山大撤军后,印度孔雀王朝占领了今阿富汗南部的城市坎大哈,但当地市民被允许保持自治,以至于后来印度的征兵诏书,都有专门的希腊语版本。随后,位于伊朗地区的希腊城市开始成为帕提亚帝国治下的城市,而希腊的武器装备、铸造货币、官方文书、商业管理经验则撑起了帕提亚帝国的童年。材料重在强调( )
A
帕提亚帝国和孔雀王朝的民主
B
希腊化时代对历史影响深刻
C
中亚成为沟通东西文明的桥梁
D
城邦体制得到世界各地认同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材料中明确提到了亚历山大远征后希腊文化对帕提亚帝国的多方面影响,包括武器装备、货币铸造、官方文书和商业管理经验。这显示了希腊化时代对历史的深远影响,故选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帕提亚帝国或孔雀王朝的民主制度,只是提到坎大哈市民的自治权,这并不能代表整个帝国的民主状况,排除A项;虽然中亚地区在历史上确实起到了沟通东西文明的作用,但材料中并未特别强调这一点,而是聚焦于希腊文化对帕提亚帝国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城邦体制或其在世界各地的认同情况,且此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湖南永州三模·8)图2为《申报》刊登的新闻简讯。 据此可知,当时( )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11)1980年75号文件发布,文件对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性质并未做过多的结论,文件只从理论上指出应支持。1982年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肯定当时农村地区实行的各种联产、不联产的责任制形式,均属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和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规定,在当时( )
乾隆时期,孔庙、娘娘庙、神农庙等中原庙宇在蒙古族聚居的一些地方出现,并受到人们的尊崇,蒙古族(尤其是八旗蒙古)中还出现了一批颇具声望、兼通蒙汉的文人学者。这反映出当时( )
(2019·河北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28)《大清新刑律》(1911年颁布)规定:“为庇护亲属而藏匿人犯及湮灭证据不罚,放纵或便利亲属脱逃减轻处罚、为亲属利益伪证及诬告免刑”。这反映了《大清新刑律》
(2024·河南开封二模·6)列宁曾表示“你们面临着全世界共产党人所没有遇到过的一个任务,就是你们必须以共产主义的一般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适应欧洲各国所没有的特殊条件,善于把这种理论和实践运用于主要群众是农民、需要解决的斗争任务不是反对资本而是反对中世纪残余这样的条件。”中国共产党的下列做法符合列宁论述的是( )
有西方学者曾提出一个“大分流”理论:18世纪以前,西方相较于东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独有的内生优势;18世纪末19世纪初,由于美洲新大陆的开发和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分道扬镳,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下列对这一理论的批评意见中,最为合理的是( )
1978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刊文介绍,日本引进外国技术之多,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到1973年3月为止,日本引进外国技术共25742项,这“使日本减少了进口,节省了外汇支出”。这篇报道( )
自1992年起一些美国高官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非洲不是任一个国家的“禁猎地”,所有国家都应该能够进行自由而公平的竞争;美国开始派非裔官员赴非参加高级别的地区峰会,驻非洲国家的大使也开始在当地推销美国的企业和商品。美国的这些举动( )
“它(冷战)的非暴力结束可以被认为是一次”静悄悄的变革”,战争作为政策工具已经过时的思想迅速扩展开来;人们普遍认为两极秩序之后是一个多极秩序而不是单极世界;军事力量不再如以前一样影响决策,非军事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应对安全的挑战。”符合材料观点的叙述是( )
(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五次调研·17)表4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流行口号。这反映出广大农民
热门试题
1.
(2023·陕西宝鸡一模·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农村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一个重要阵地,将农民群体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对象;关注农民切身利益,明确传播导向;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厚植传播根基;发挥组织建设作用,充实传播队伍,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成功典范。该现象说明
2.
(2023·福建·22)1821年,英国工业产值超过农业;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推动上述现象出现的科技因素是( )
3.
1828年出版的《美国英语词典》开美国英语编纂之先河。1919年出版的《美国语言》更被称为美国语言的“独立宣言”。这反映了
4.
战国至西汉时期,民间曾广泛流行驰逐的飞速驰车竞技项目,高速驰车成为许多皇室贵族狂热的嗜好。到东汉,乘坐慢、稳、宽敞、可任意坐卧的牛车出行,在士人群体中渐成风尚。这一变化反映出( )
5.
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的煤矿主、盐场主等企业主积极投资兴建运河。到1830年,英国可通航的内陆水道从1000英里扩展至近4000英里,满足了工农业对低运输成本的需求。英国的运河修建主要是为了(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