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据研究,16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丝绸为主要商品,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贸易,由此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总量的1/4到1/3。这说明当时中国
A
政府重视对外贸易
B
为工商业发展积累大量资金
C
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D
在国际贸易中居于出超地位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16到17世纪的中国,处于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初年,根据史实我们不难得知,在该时段明清政府实行的是闭关锁国和海禁的政策,故A项错误;根据史实我们不难得知,在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和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情形之下,对外贸易所积累的大量资金,都被投入到土地买卖而非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之中,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古代封建政权从秦朝至清明一以贯之的基本政策,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总量的1/4到1/3”不难看出,当时的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的优势地位,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列宁在1921年4月21日发表的《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中,反复论证了俄国小农经济大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列宁的这一论述
(2024·贵州高三3+3+3联考(二)·5)元朝按职业划分户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明朝沿袭元朝,但有了很大弹性,比如属于匠籍的匠人,实行轮班制,每三年一班,每班无偿服役三个月,其他时间可以自己支配。到明朝中叶,又改轮班制为银钱代役。明朝匠籍制度的变化( )
(2019·河南洛阳一模·16)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
(2019·湖南永州高考信息预测一·35)表1 美国就业部门构成的变化 据上表可知,战后美国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2)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
(2019·湖北黄冈9月质量检测·6)唐代,向中央入贡丝织品的巴蜀州郡有20多个,入贡的丝织品中仅“绫”这一类,就有宜州的“细绫”,遂州的“樗蒲绫”,彭州和汉州的“交梭绫”,梓州和嘉州的“水波绫”“鸟头绫”,阆州的“重莲绫”。这说明巴蜀地区
美国独立战争初期,各州立宪严格限制政府官员权力,其中宾夕法尼亚州甚至取消州长一职,但1780年各州修订新宪法时又加强了政府的权力,宾州又设置了一个强有力的州长职位。这一现象
(2023·安徽黄山一模·1)2014年考古工作者在蚌埠禹会村龙山文化城址的南部新发现了外城垣的线索。根据考古发现的大型“祭祀台基”推断禹会村遗址是龙山文化晚期以祭祀为主的礼仪活动场所,与古史传说中的“禹会诸侯”事件相当吻合。该遗址(禹会村“祭祀台基”表面遗迹)
下图是山西夏县崔家河遗址H4发现的彩陶鱼纹盆,属典型的仰韶中期的文化,具有宽折沿、近直腹、大平底的特征,与同一时期的湖北枣阳雕龙碑遗址、河南新安槐林遗址、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等在形制或装饰风格上有一致性。据此推断,当时( )崔家河遗址彩陶鱼纹盆
(2024·河南新乡二模·5)下图为1723年清雍正帝派遣官员致祭黄帝陵之碑,碑文蕴涵了“大一统”“君权神授”“民为邦本”的思想。清廷这一做法( )
热门试题
1.
齐涛在《中国通史教程?现代卷》中说:“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作用”。材料表明当时的中国
2.
(2022··8)图1是存于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中的一份传单。图1当时发放该传单的目的是
3.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一切祠堂庙宇及其他公共土地,苏维埃政府必须无条件的交给农民。”“没收地土豪绅财产,同时消灭口头及书面的一切佃租契约。”苏区据此制定并实施了没收宗族祠堂、土地财产的细则。由此可见,当时苏区
4.
(2019·江西高三第二次联考·5)下表是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重大历史事件。由此可知,此时的法国
5.
(2023·辽宁葫芦岛协作校高三上·1)西周实行“策名委质”制度,即臣子一旦经由周王“册命”便与王建立了“仇匹”关系,须将身心俱付于所命之王,除非之后王进行“申命”。这一制度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5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