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
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
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
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分封制下诸侯的爵位是周天子授予的,材料“乃自立,为(楚)武王”,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破坏分封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项;材料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属于个别现象,不能推断出礼乐制度不复存在,排除A项;材料周天子和楚国国君的王位仍然是世袭的,排除B项;材料楚国国君与周天子没有宗法血缘关系,也无法推断是“开始”,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1·湖北武汉高中毕业班4月质量检测·2)汉代的人们一般认为,死刑只能在死亡和衰落的季节执行,也就是在秋冬两季执行而不能在春季,否则就妨碍了繁殖和生长,从而引起灾害。它体现的理念主要是
(2022·湖南高考·8)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不少积极分子加入了共产党。1941年,农民出身的党员占边区党员总数的96.17%,各级党组织广泛建立,乡村士绅不再是社会权威。这一状况
(2008.宁夏文综.26)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2009.江苏单科.18)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刺激消费需求 ④抑制物价上涨
(2019·江苏如皋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14)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把投资收益与经营管理分开,使投资者从经营管理的风险中解放出来。这促使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敢于调动大量资金投入商业殖民的事业中去。东印度公司这种管理模式
(2013.安徽文综.14)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2022·河南省三门峡市高一上期末·5)唐太宗打破地域偏见,大量拔擢关东和江南士人至中央高层,与关陇集团兼用,又能不问门第,擢用寒人微族。这说明,唐太宗时( )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5)图6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 2022.1·浙江高考·11)观察下图,结合所学,下列项中,对中国近代工业在一战期间的发展,解读正确的是( )1895—1919年中国近代工业厂数和资本统计图(部分)①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 ②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③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新建厂矿企业的速度和规模空前
(2016·江苏单科·21)(12分)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6分)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3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3分)
热门试题
1.
(2023·河南信阳二模·3)《资治通鉴》记述:“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皆改之。’……其余所改,不可胜纪。”后人感慨说:“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从中可以看出
2.
(2020·河北省·11)他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清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却进一步落后。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他”是( )
3.
(2022·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9)1940年5月4日,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刊发社论,认为五四运动在“爱国运动”意义的基础上也是一场“救国运动”“在中国的民族革命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页。”这反映了当时
4.
4. 观察如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5.
(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9)毛泽东在《在友军区域内应坚持统一战线原则》中说:“在共同负责、共同领导、互相帮助、互相发展的口号下,与各统一战线的地方工作当局协商,群众工作的进行,必须注意尽量取得他们的同意与合作……万一不能同意时,不应勉强,而应暂时让步”。据此可推知,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5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9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