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苏俄《土地法典》在确认土地国有的同时,重申农民有选择合作社、公社、独家农田等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并允许农民在遭灾或劳动力不足时临时转让土地使用权。这一土地政策旨在
A
保证前线粮食供应
B
修补巩固工农联盟
C
革除集体农庄弊端
D
放弃社会主义原则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2018·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一模·45)[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起,部分清廷重员和封疆大吏将停废科举视为改革科举的主要目标。1903年,张之洞、袁世凯奏请递减科举,因军机大臣王文韶反对而搁浅。同年,吏部尚书张百熙奏请递减科举,获朝廷允准。上谕: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将乡、会试中额及各省学额,按照所陈逐科递减,待各省学堂一律办齐,确有成效,再将科举学额分别停止,以后均归学堂考取,届时候旨遵行。至此清廷正式确立渐废科举之方针。 然而,清廷渐废计划尚未实施,国内外时势急剧变化。面对反清浪潮,清廷内部立宪呼声日益高涨,立宪急需新式政治人才。反对停废科举的徐桐、刚毅早已过世,而主张改革科举的荣禄、刘坤一等人受赏识和提拔。1905年,清廷同意袁世凯等人“立停科举,广以学校”的奏请。上谕:着即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摘编自李世愉《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清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科举制改革的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新政时期的科举制改革。(5分)
明初废丞相后,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政务繁忙。因此明成祖设立
有学者认为,孔子的时代是一个“邪说横行,处士横议”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情形既是如此“无道”,自然总有许多“有心人”对这种时势生出种种的反动。“有心人”的“反动”反映出( )
18世纪卢梭、狄德罗等人在著作中都表达了“社会秩序是由人民约定的”“政权虽为君主所掌握,本质上却只属于人民”等思想;法国越来越多的大众走入公共领域,通过报纸、期刊等媒介,评论与法律、制度等相关的政治问题。这些现象的出现( )
宋之前,人们择偶往往强调门第、身份、地位,严格遵从等级规定。而到了宋代,人们择偶则打破“门阀”等级局限。宋仁宗下令,宗室嫁女时,“择士族之有行义者;敢以财帛为婚,御史台、街司察举之”。这一变迁主要源于
《左传》中,楚人引《诗》之例并不少见,其中楚庄王引《诗》数量多,来源丰富。另据《国语》所载,楚国贵族教育所用之文献包括《春秋》、《诗》以及《世》、《令》、《语》、《训典》等。据此推知,楚国()
(2024·山西太原二模·7)1933年,中华苏维埃政府严厉批评各地俱乐部的工作,认为俱乐部组织不健全,墙报内容不能把党的中心任务与群众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晚会演出缺乏政治性,有些地方只做老戏、打花鼓、唱京调。这说明中华苏维埃政府( )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14)在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出现了一种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这些人对于当时西方社会的种种现象感到不满,进而进行批判,对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势利表示厌恶。在美国也流行“垮掉的一代”文学,辐射了美国当时一大批年轻人的心态。这些文学流派
一般而言,中世纪的西欧,商人如果不加入行会就不得在本城经商。13世纪时,西欧行会最普遍、最发达的是在一些一万多人口的中等城市,而在对外贸易较为发达的口岸大城市,行会却并不普遍。这说明当时的西欧行会( )
在雅典,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津贴,但要求农民不顾农时,手工者停止生产,每隔10天去城郊广场开会。城邦多数职务是有报酬的,但最重要的、掌握实权的官职则无报酬。这说明雅典
热门试题
1.
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提出了—套普通教育课程,除了体育和音乐这两门初等课程之外,还必须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和谐音学等。柏拉图这一设想旨在( )
2.
(2007.宁夏文综.31)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图7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3.
1826年,拉美国家代表会议在巴拿马召开。与会国达成协定:缔约国承诺在遭受西班牙或其他外部势力攻击时提供军事援助,包括陆军和海军支持,建立联合军事司令部以协调行动。这一协定内容旨在( )
4.
(2024·河南三模·5)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律》9条,对商人的身份、享有的权利、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做了比较具体的规定;接着又颁行了《公司律》131条,分别规定了公司分类、创办呈报法、股份、股东权利、董事、股东会议等细节。这些政策的出台( )
5.
李自成灭明,建大顺;清入主中原统治全国于______年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