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三模·12)约公元前10—7世纪的亚述帝国时期,亚述人将蝗虫视为美味,但蝗灾也令人颇为忌惮。亚述国王不仅命人熏蒸和捣毁蝗虫卵,而且将收集和捕杀蝗虫的数量作为考核官员治蝗工作的依据。据此可知,亚述帝国( )
A
重视治理灾害
B
重视官员能力考核
C
饮食结构丰富
D
农耕文明领先世界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亚述帝国时期,蝗灾频发,对农业造成极大威胁,国王对治蝗工作极为重视,甚至以捕杀蝗虫的数量作为官员考核的依据,说明亚述帝国非常重视治理灾害,故选A项;据材料“将收集和捕杀蝗虫的数量作为考核官员治蝗工作的依据”可知,治蝗工作只是官员考核内容的一部分,不能直接说明亚述帝国重视官员能力考核,排除B项;饮食结构是否丰富需要考虑更多种类的食物来源和烹饪方式等,仅通过食用蝗虫,无法得此结论,排除C项;没有对比,“领先世界”说法错误,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济南三模·11)中世纪后期,西欧国家的疆域不再由于王室的联姻而发生改变。国家由国王的私有财产变成了多数民众普遍关心的共同政治单元。这些变化反映出当时( )
(2022·江西省南昌市一模·33)1632年2月出版的《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有力地批判了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错误理论。8月,罗马宗教裁判所下令禁止这本书出售。10月,伽俐略接到了宗教裁判所要他去罗马接受审讯的一纸公文。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2024·山东菏泽二模·5)现存明代沿海全图几乎均为“海上陆下”式,体现了明人“内夏外夷”的制图观。清后期,为精准刻画海疆地理讯息,制作了区域图集,海图方位多呈现为“上北下南”,并延续至今。海图绘制方位的变化是由于( )
(2024·广东汕头高三一模·4)读表1:据表1可知( )
(2017·江西九校高三3月联考·24)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
印度洋史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的热点。20世纪中叶,学术界把印度洋视作地中海东段的延伸,作为依附于欧洲的边缘区域进行研究。到20世纪后期,开始重视印度洋本身的历史,学者们将印度洋称为"亚洲的地中海"。这一研究的转变( )
图1是中国古代的某一中央行政制度示意图。该制度的设立
(202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3)图1为隋代敦煌壁画《天宫伎乐飞天》,其中的飞天伎乐在形象上一改前期粗犷的西域式风格,具有“秀骨清像”的文化特征,其造型衣饰具有多样化,有的束双髻,有的披袈裟,有的着中原大袍。伎乐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了图1
(2024·石家庄三模·11)图3为古巴比伦时期的一段楔形文字内容释读。图3这表明当时( )
(2019·河南九师联盟高三2月质量检测·35)20世纪6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发展了万隆精神,团结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1974年,几乎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出席了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述现象
热门试题
1.
(2020·四川攀枝花·18)下列描述属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共同点的是( )
2.
“全国三级会议已经不存在了,它被单一的国民议会所取代,后者不分等级,挟国民之名以主权者自居,并声称有赋予国家一部宪法的任务。”上述情形描述的是( )
3.
(2009.江苏历史.10)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4.
1867年,江苏布政使丁日昌在《自强变法条陈》中写道:“若中国精选忠勇才干官员,如彼国之领事,至该处妥为经理,凡海外贸易皆官为之扶持维系,商之害官为厘剔,商之利官不与闻,则中国出洋之人必系联故乡,不忍为外国之用,而中国之气日振。”这可以用来说明此时期( )
5.
(2019·河南鹤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2)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海道大通,使得殖民地的财富,尤其是美洲的黄金、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西欧。这一状况(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