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学者田余庆认为,早在起义之前,陈胜就制造了“大楚兴,陈胜王”的社会舆论;起义爆发以后,楚人项羽和刘邦等势力纷纷起兵反秦;实际上,此前社会上就一直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这折射出( )
A
反秦力量主要来自于关中地区
B
分封制仍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C
秦朝暴政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D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存在冲突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胜、项羽、刘邦等楚人发动起义,体现出楚国旧地人民对秦积怨较深,对秦朝统治缺乏认同感,故选D项;关中地区的人民主要为秦人,对秦的认同感较强,排除A项;反秦主力诉求并非恢复分封,而是推翻秦政,排除B项;材料强调楚地对秦朝的反抗,强调楚文化的作用,而不是暴政的作用,排除C项。
相关题目
有学者认为,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是雅文化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渐趋衰落的时代变革的产物。相对于昆曲而言,京剧更接近于底层和民间的趣味。由此推知,京剧在晚清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 )
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说:“凡是人所制造的东西,人就能够把它毁掉;只有大自然刻画的特征才是不可磨灭的,然而大自然是从来不制造什么国王、富翁和贵族的。”卢梭提出这种思想的背景是,当时法国
1824年,法国企图干涉哥伦比亚独立,哥伦比亚向美国提出请求,希望按照门罗宣言的精神与美国结盟,但美国却没有答应这一请求。1895年的“委内瑞拉危机”,美国总统克利夫兰的强硬态度迫使英国同意坐下来与委内瑞拉谈判,和平解决了领土争端。这反映出( )
(2019·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9)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并购买西方人出版的报纸,招募翻译“以定控制之方”,大量购买西洋炮,还仿造了两艘“底用铜包,篷如洋式”的西洋船,并将购买的武装商船改造成清军水师的训练舰。这表明林则徐
(2024·福建百校高三开学联考·11)波斯的疆域在大流士一世时达到1000万平方公里,帝国内有四个首都,采用总督自治和中央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而且,每个地区的税收比例和上缴的物品种类都不同。这
阿拉伯帝国时期,哈里发政府鼓励翻译古希腊、波斯和印度的学术著作,设立“智慧宫”汇聚各地学者。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叙利亚等地的基督徒、犹太人可担任官员,只要缴纳入头税即可保留信仰。这反映出当时阿拉伯帝国( )
明代中后期,官营手工业作坊人数急剧减少。如北京的工部织染所,永乐年间定额设匠役758人,嘉靖十年 (1531年)只剩下195人。明代维持时间最长的官营遵化铁冶厂也被迫关闭,政府用铁从市场购买。由此可以推断
(2019·四川南充一模·28)林则徐在主张对外贸易的奏章中说:“利之所在,谁不争趋……且闻华民愤凡夷商获利之厚,莫不歆羡垂涎,以为内地人民格于定例,不准赴各国贸易以致刘藪转归外夷。”材料反映出
(2025·广东肇庆9月联考·11)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于是全国掀起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此后每年的3月5日,成为学雷锋纪念日。这有助于( )
(2019·广东百校11月联考·24)在平定武庚(商纣儿子)叛乱后,周成王、周公旦便将微子启(商纣庶兄)封于宋地,以殷治殷,而将微子启的儿子烈祖封在了西周的王畿之地,并继续担任史官一职。西周这些做法旨在
热门试题
1.
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2.
(2022·湖南益阳·1)晋代文学家挚虞有诗曰:“神农居世,通变该极。民众兽解,乃教稼穡。聚济交市,草木播植。务济其本,不通其饰。”劳动创造幸福,诗中“教稼穑”的人物是传说中的( )
3.
(2021·黑龙江大庆·24)1955年召开的,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是( )
4.
(2018·山东泰安非毕业·14)下列有关苏联的历史表述有误的是( )①戈尔巴乔夫经济、政治改革使苏联权利更加集中②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③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④苏联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失败
5.
(2018·山西晋城一模·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直接从事引进西学的工作,而是努力创造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在甲午战后,新兴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比,力量还太弱小,它在政治上虽然有变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和要求,却不敢也不能够同封建制度彻底决裂,康梁“新学”主要不是他们自己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独立创造出来,而是从西方引进来的,他们的认识还十分肤浅,因此不能不通过传统文化来为外来文化找到民族化的表达形式。在60—90年代,中国社会西学传播的水平还比较低,输入的主要是“西艺”,而很少“西政”,以致“盖当时之人,绝不承认欧美人除能制造……能操练之外,更有其他学问”。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918年,陈独秀指出: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文明,虽然已胜过中国文明,不输入欧洲文化,固有的文明能保民族竟存于20世纪吗??在共和政体之下,提倡保存“国是”,当作何解??陈独秀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中还断然主张:“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摘编自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梁“新学”有何特点并说明其成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康梁相比陈独秀对中西文化态度有何新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6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