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彷徨苦闷的孙中山以极大的振奋,尤其是苏俄政府承诺放弃殖民地的特权后,更让他感到了希望。1923年,他派出代表访问苏联,向苏联学习。这表明
A
民主革命的内涵不断丰富
B
孙中山希望在中国实现人民民主
C
反帝的国民革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D
孙中山接受了马列主义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解析】孙中山学习并吸收了苏俄的经验,使得民主革命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但B项中“人民民主专政”是后来毛泽东提出来并付诸实践的;向苏俄学习本身并不能体现中国群众的态度,C项错误;孙中山吸收了马列主义,但他本身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并未全部接受马列主义,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8·江西八所重点中学4月联考·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上表并结合所学,自选三个时间节点,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9·安徽“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24)周人是用“夏”来称呼以周邦为首的反商联盟。所谓“诸夏”或“诸华”,是各诸侯国以整体的名义,一体向境内及周边其他各族所宣示的自称。这一变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秦代实行户口与家中包括房屋家产等信息一并登记在册的基层管理制度。以下为秦简关于人口登记部分内容摘录:某里士五(伍)甲·家室·妻·子·臣·妾·衣器·畜产甲室·人一宇二内,各有户,内室皆瓦盖,木大具门,桑十木。妻曰某,亡,不会封。子大女子某,未有夫。子小男子某,高六尺五寸。臣某·妾小女子某。牡犬一。——摘编自王聪延《从“大索”“貌阅”溯源唐初户籍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材料二汉代推行算赋、口赋、田租、算缗等赋税形式。其中“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始于汉高祖,贾人及奴婢加倍;汉惠帝时期,对民间女子15—30岁不嫁的加收5倍。“口赋”是对未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始于汉武帝,从3岁起征,至元帝时改为7岁。“田租”也称田赋,是以土地物产为征收对象的赋税,高祖时规定十五税一,景帝时改为三十税一。“算缗”是财产税,征收的对象是商人、高利贷者、手工业者及车船所有者。——摘编自敖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与人口增长》材料三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史记·萧相国世家》(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该家庭的主要状况。(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代赋税制度中体现的原则。(4分)(3)有学者利用秦简来研究汉代的赋税制度,你认为是否可行?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说明。(4分)
(202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2)关于李悝变法,《史记》多处记述为:“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魏有李悝,尽地力之教”“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汉书》亦言:“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行之魏国,国以富强。”上述史料可用于印证
公元263年,魏灭蜀。司马昭命有司撰访吴地图,为灭吴做准备。针对汉代地图不设比例尺、方位不准的缺点,司空裴秀使用比例尺绘制《禹贡地域图》。据此可知( )
(2024·山东潍坊三模·3)叶适是南宋时期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他反对虚谈心性,主张“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下列主张与叶适思想最接近的是( )
(2019·安徽“江南十校”一模·32)雅典决策机制中,公民不分能力一律按一人一票的平等原则决定事务。苏格拉底认为,这一做法是用单纯的数量平等取代了真正的比例平等,人民大众的统治,在雅典演变成为不讲法治、抛弃道德、剥削富人的暴政。这一观点
宋代,住宿和餐饮业务综合发展已经成为一大趋势。鄱阳士人林子安于“绍兴三十二年秋,入州赴举。行半程,饭旅店”,西京留台之子李宗鲁“行次任村逆旅,方就食”。这主要得益于( )
构建了国际贸易基本框架 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冲击了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消除了新兴国家间的分歧
(2019·四川绵阳三模·24)商人尚鬼,认为鬼神主宰万事万物,唯有商王能受其感应;周人则认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一解释意在说明
热门试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 20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家继承了两汉史学的传统,进一步确立了炎黄共祖的地位。不仅汉族统治者祖述炎黄,而且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游牧民族贵族也承认炎黄的始祖地位,炎黄成为分裂时期的共同记忆。这说明当时( )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下列对材料中“有事好商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4.
一首诗写道:“决命重兵之间,刚烈之情毅毅……奇正之谋悄悄。测北斗以握机……克疲劳。运三略,合六韬。民族政策,得道多助,战略选择,突围逍遥。劲旅留精锐之骨干,沿途汇铁血之同胞。笑谈比飞天之玉龙,忱枪眠冷月之蓬蒿。”诗中反映的事件
5.
(2024·天津高考真题·7)20世纪初,有人提出“凡德道以修己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体育为本”“供给他一个运动场,发展他的品格”。由此可见,他们提倡在教育中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