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安徽“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35)就苏联解体的原因,史学界观点不一,经济体制禁锢说、西方和平演变说、戈氏改革变异说等,一时间莫衷一是。上述观点
A
失于历史研究的阶段性
B
忽视了历史研究的联系性
C
缺乏历史研究的沟通性
D
违背了历史研究的客观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考点】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析】“经济体制禁锢说、西方和平演变说、戈氏改革变异说”不是单独成立,是共同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故选B项;“苏联解体的原因”阶段性十分明确,排除A项;“史学界观点不一,经济体制禁锢说、西方和平演变说、戈氏改革变异说等,一时间莫衷一是”不能说明研究者之间相互封闭,排除C项;“史学界观点不一,经济体制禁锢说、西方和平演变说、戈氏改革变异说等,一时间莫衷一是”不能说明研究者的主观性,排除D项。
相关题目
从18世纪初开始,英国开始推行收费公路委托修建制度。经过议会授权后,受委托者履行建筑、维护公路的义务以及享有在特定路段收取通行税的权利。收费公路的受托者一般都是当地的地主、贵族、富农和企业主。收费公路委托制的推行( )
(2019·江苏南京高三期初·12)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地掀起一股诗歌创作的热潮,其中一首《炼铁颂》中说:“小小土炉昂起头,就像火龙朝天吼,群龙吐气气如虹,铁水沸腾向东流。”该诗反映了
(2019·广东湛江10月调研测试·34)1787年美国宪法在阐述政府的目的时,使用了“树立正义”、“促进公共福利”、“得享自由”等“中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由此可见,美国宪法
(2024·广东湛江二模·12)1327年,当英格兰贵族罢黜国王爱德华二世并将其子推上王位时,引用了“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这句格言。两个世纪以后,意大利一位著名的教皇党人曾表达了如下观点:“废黜不信守义务的国王并非叛乱,因为国王本人即是一个人民有权推翻的叛乱者。”这反映出14—16世纪的西欧( )
20世纪50年代,欧洲最著名、讨论最广泛的书籍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在1948年完成的《一九八四》。该作品刻画了一个令人窒息的恐怖世界,在假想的未来社会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剥夺,思想被钳制,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它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冷战背景下欧洲人的
(2024·江西九江二模·13)加尔文原是路德派信徒,后来提出“先定论”,认为上帝所创的万民中有“选民”与“弃民”之分。若万事如意,生财有道,必为“选民”,注定可升天堂;若百无一通,破产倒运,必为“弃民”,应该忍受压迫和剥削。“先定论”( )
1919年5月9日杭州之江大学建立“劝用国货会”,抵制日货。12日起,杭州、永嘉、乐清、瑞安等处师生陆续发表宣言、组织罢课游行。6月初,一些温州知识人创办《救国讲演周刊》,以利当地的“救国”宣传。这说明( )
下图反映了1870—2010年美英两国市场上相同数量的本国货币所值黄金的相对数量(纵轴数值越小,购买单位商品所需的黄金数量越少,黄金价值高,也意味着本国货币价值低)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注:灰色部分代表经济危机或萧条期(Great depression大萧条 Great staglation滞胀Current economic crisis经济危机)
(2024·云南昆明二模·10)有学者认为15—16世纪,“全球仍是一个碎片化的世界,欧亚大陆、非洲、美洲和尚未为人所知的大洋洲,在整体上延续着此前漫长时期的状态。即便西欧,也是更多地保留着‘中世纪’的状态。”因此将该时期视为是一个更接近“古代”而不是“现代”的过渡阶段。该学者强调( )
(2023·广东六校高三联考·12)19世纪初,海地独立运动领导人杜桑·卢韦杜尔说:“我们已经取得了自由,我们黑奴世代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法国人企图从我们手中夺去我们的自由,我们宁可战死也决不能答应他们。努力吧,自由属于我们!”材料可用于说明
热门试题
1.
(2018·百校联盟全国Ⅰ卷4月联考·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为了平抑物价,桑弘羊建议“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召工官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天子以为然,许之。”这就是说,在京师设立平抑物价的机构,它所需要的各类物资和车辆等器物,都由大农供应。由大农所属诸官把全国各地输纳的货物集中起来,作为资金,物价上涨时卖出,物价下跌时买入,使富商大贾无法牟取暴利,以稳定物价。《汉书·食货志》记载:实行均输、平准之后,朝廷仓库储存的粟帛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山东漕益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郡)余谷,诸均输帛五百万匹。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平抑物价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桑弘羊所采取措施的影响。(9分)
2.
(2024·浙江台州二模·13)关于黑奴贸易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3.
(2019·安徽示范性高中清北培优联盟高三第一次模拟·27)据学者初步统计,明朝编写的经济史著作分类情况如下:(注:漕运指利用水道调运公粮以供巾央政府支配)根据材料可以推断,明朝
4.
(2024·江苏如皋高三一模·6)1864年5月,清廷命令两江总督曾国藩、江苏巡抚李鸿章整顿江南田赋,以正赋取代战争期间权宜采取的粮捐、亩捐等,并要求“认真收纳,年清年款”。在此后的数年间,长江中下游六省普遍开展了清赋。“清赋”之举意在( )
5.
(2023··10)俾斯麦指出:“德意志不是寄希望于自由主义而是寄希望于普鲁士的强权。巴伐利亚,符腾堡,或许会沉湎于自由主义之中,但普鲁士必须加强和积蓄其力量以待一个有利的时机。由维也纳会议给他确定的边界对于一个健全的政治生命而言是极为有害的。”这一思想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