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辽宁高考·3)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收录两汉及以前画家16人;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128人,其中包括顾恺之、张僧繇等杰出画家。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有
①纸张的普遍使用 ②门阀士族的推动 ③北人的大量南迁 ④儒家思想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数量猛增,主要是由于东汉中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张逐渐推广普及,为画家提供了书写材料,故①正确;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的政治特权、对家族文化教育的重视以及玄学与绘画合流等几方面的原因都促使了士族画家群体的异军突起,故②正确;北人的大量南迁,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不能直接推动画家增多,故③错误;玄学思想浸染了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绘画创作及理论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而非儒家思想,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相关题目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盟国军队实施的某重大军事行动示意图。该军事行动达成的直接政治后果是
(2023·福建高考·16)20世纪70年代,刚果(金)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在他的宣言中宣布了国家主义理论,并在更改国名为扎伊尔的同时,蒙博托要求国民取非洲化姓名,很多城市也更改欧洲殖民者所取名称。这反映了
(2024·山东高考·8)1979年,中国科学院将办院方针概括为“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1984年,提出的新办院方针是“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而有选择地参加发展工作,继续重视基础研究”。办院方针的调整旨在( )
(2024·重庆高考·2)北魏均田令规定,奴婢按编户民标准授田,但要求“奴从耕,婢从织”。北齐均田令规定“奴婢限外不课田者皆不输”。隋承齐制,大业元年(605)又规定“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依附民)之课”。这意味着( )
(2023·江苏高考·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17—18世纪,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西方商船来到中国,以丝绸为载体的中国服饰文化逐渐被欧洲人了解。一些英国女性穿上了面料柔软舒适的刺绣服装。几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是略有规模的英国贵族豪宅中,至少有一个房间是用精美的中国丝绸墙布来装饰的。而当来自东方的纺织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欧洲工匠开始设计、生产带有中国元素的纺织品,在模仿中国服装款式时通常会融入西方的裁剪和缝制方法。当时有些欧洲艺术家在接触到中国纺织品后,从中汲取了灵感,开始自由表达自己的奇思异想。——摘编自刘海翔《欧洲大地的中国风》材料二晚清时期,大量的舶来品进入中国,西方服饰在沿海商埠随之出现,有些中国人开始穿西服。民国政府在1912年颁布《服制条例》,规定标准礼服以西服为主,后来各地出现了不少西服店。当时的北京,虽然作为外套的西服并未得到普及,但西式衬衣、针织衫、西裤等已逐渐得到推广。社会上也有反对易服的声音,认为穿西服是“崇洋媚外”“冒充上等人”。有人在《申报》上发文反驳:“欧化逐渐东开,国人多喜穿西装,取其穿之能有活泼的气象与振作的态度,而且便捷无拖沓。”与孙中山有关的中山装,其设计受到西服的影响,但衣领等部位仍保持民族特色。——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服饰在近代欧洲传播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背景。(8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服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特点。(4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外服饰交流的意义。(4分)
针对某国一次革命后采用的政治形式,有学者拟订了以下研究提纲,据此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
(2022··10)1950年9月,中共中央将《关于东北工厂迁移问题的意见》下发到东北局,10月初,东北南部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兼有部分轻工业的23家工厂正式向北迁移,一个月之内相关设备和人员全部到位。这一举措是为了
(2022·北京高考·6)《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热门试题
1.
迄今为止,考古工作者已发现上千座古代玛雅城市遗址,大量的精美彩陶、拱顶式的石料建筑物、刻有文字的碣石以及雕塑和绘画艺术珍品得以出土。1946年发现的波南帕克神庙壁画,精美程度和与印度阿旃陀石窟、中国莫高窟、克里特岛的克诺萨斯宫媲美。据此可知,古代玛雅人( )
2.
国民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于______年
3.
这场战争爆发前,清政府已建立亚洲顶尖的近代海军,陆军的装备也与对手基本同步。然而战争结局却令世界震惊——中国苦心经营的主力舰队覆灭,而敌方舰队虽受重创却未沉一舰。这场战争后( )
4.
(2007.广东文基.22)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5.
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